《
BuidlerDAO & SevenX:Lens Protocol 万字深研报告
》
作者:@Yinghao,@Jason,@Louis,@Jane
引言
Lens Protocol 是由领先的 DeFi 项目 Aave 团队面向开发者打造的 Web3 社交协议。
Lens Protocol 本身不是一个前端的产品,而是一个中后端的协议服务层。开发者基于其提供的 API,可以在上面低成本构建出社交产品,这也就是为什么 Lens Protocol 的 logo 是一束花的原因。他们希望打造一个开源的「开发者花园」,希望自己成为这片社交花园里的土壤与肥料,开发者可以再上面种出一束束的鲜花。
我们对于 Web3 社交的叙事已经耳熟能详:痛斥 Web2 的 Facebook、Twitter 等旧世界的社交巨头中心化的存储、垄断用户数据,制造数据孤岛,以及因为数据中心化导致每一个社交产品都是在互相争抢用户的注意力,最终整个社交生态是一个零和游戏。
所以,我们也看到产生了大量基于「数据开放、数据确权」叙事的 Web3 社交产品,但是最终也鲜有跑出来的杀手级产品。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 Web3 社交产品依然没有摆脱 Web2 数据孤岛的困局,依然在制作一个又一个的数据孤岛。
也许你会疑惑:区块链的特点不就是数据透明吗?它天然的优势不就是破除数据孤岛吗?但是我们要明白破除数据孤岛有三个步骤:
数据透明
数据确权
数据互通
大多数 Web3 社交产品将用户数据与行为上链后,解决了前两步数据透明与数据确权,但是却依然没有解决第三步数据互通,而数据互通需要扫清的障碍就是数据格式的一致性。
基于区块链的社交产品确实首先可以让用户成为其数据的 owner,其次数据上链可公开共享。但 Web2 数据的边界是服务器,Web3 数据的边界是合约。如果用户使用了 10 个 dapp,则他的数据会散落在 10 个独立的合约中,尽管每个合约的数据都是透明的,但是里面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却不一样,比如:
– A Dapp 中用户名的字段叫 username,但是在 B Dapp 中却叫 nickname,虽然意思都一样但是命名却不同;
– 或者 A Dapp 中用户信息总共有 10 条信息,但是 B Dapp 中有 15 条
数据格式的不一致使得两个产品之间的数据依然没有互通性,如果一定要用则需要单独投入成本做数据格式的转义与兼容。所以数据孤岛依然存在,只是 Web2 的数据孤岛是水泥墙,完全的黑盒——不可见不可用,Web3 的数据孤岛则是玻璃墙,尽管看似透明了但是却依然可望不可及。
所以,我们认为,如果对于 Lens Protocol 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是不够深不够透的。它除了常说的数据确权以外,对于行业的意义更重要的在于:作为协议层在足够开放前提下的软标准。这也是 Protocol 真正的含义以及其应该要承担的价值。
其次,可以看到在将 Collect 和 Follow 条件限制和 NFT 资产化的过程中,Lens Protocol 对于创作者经济和 DAO 治理方向的衍生,而不单单只是社交协议那么简单,这些内容将在下文中详细的讲解到。
所以总结 Lens 的价值在于 4 点:
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这是 Web3 原生的基础价值观
构建了一套开发者协议,降低了开发社交 Dapp 的难度
制定了数据格式的软标准,走完了破除数据孤岛的最后一公里
在支持场景上从社交协议衍生到创作者经济与 DAO 治理方向
基于以上 4 点,Lens Protocol 对于开发者来说,使得任何 app 都可以轻松接入并改造为 Dapp,从而加入 Lens Protocol 生态大家庭,再结合统一的用户身份和用户数据,共享整个生态的用户。
开发者不再陷入传统 Web2 那样去争抢用户的零和游戏,而是可以互相协作一起把蛋糕做大的增量游戏,每个使用 Lens Protocol 的应用程序都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同时作为生态内的用户,可以无障碍畅游在各个产品中,创作者不再需要担心因个别平台的算法、政策或竞争策略导致失去了自己的数据。
Lens Protocol 数据分析
Lens Protocol 数据基本面
活跃及交易整体数据
自从 Lens Hub 合约 2022 年 5 月 16 日部署上线以来,短短半年便已积累大量用户。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累计已有:
超 16 万名独立用户使用单日用户峰值超 1 万 2 千人,平均日活用户多于 1,100 人相关 txns 数接近 800 万笔平均日交易笔数超 3 万 7 千笔
对于一个部署了半年的非 DeFi 类项目,这样的日活数据非常优秀。
Lens 用户数、交易数总量以及每日变化情况
个人资料
关注及收藏 NFT 数据
Lens 是以 NFT 为基本单元的社交协议,协议里面存在 3 种类型的 NFT:
个人资料 NFT(Profile NFT)
关注 NFT(Follow NFT)
收藏 NFT(Collect NFT)
普通用户(不持有 Profile NFT 的用户)可以关注创作者,收藏喜欢的发帖内容。持有 Profile 的用户才可以成为创作者(creator)发布内容。在相关操作步骤中,3 种不同类型 NFT 被分别铸造并发送给对应的用户地址。
Lens 上的典型使用场景包括:
创作者注册创建 Profile,铸造其专属的 Profile NFT。可以设置个性化名称(Profile Handle Name,用途可简单类比为「Lens 域名」);
创作者发布内容(Publication),包括发帖(Post)、转发(Mirror)、评论(Comment)等
目前代表 Lens 身份的 Profile NFT 一共被 99,176 人铸造了 107,904 个。由于 Lens 暂停了免费铸造 Profile,仅限白名单铸造,Profile NFT 的新增量自 2022 年 11 月陡然放缓。
虽然 Lens 允许一个地址拥有多个 Profile NFT,然而:
97% 的地址都仅持有 1 个 Profile 2,813 个地址通过转移、购买的方式拥有多个 Profile 账户,共计持有 11,548,即 3% 的地址掌握了 10% 的 Lens Profile
Lens Profile NFT 铸造情况
参与,交互及粉丝数据
Lens Protocol 的用户参与程度较深:
Follow NFT 共由 15,3394 个用户铸造了 44,744,778 个,平均每人关注 29 个账号
在所有 Profiles 账户中,有粉丝的 Profiles 数量达到 100,419 个,占总 Profile 的 93%
Lens 账户的含粉量非常高,说明两点:
绝大部分用户都与其他用户互动互粉;追踪账户粉丝量信息可以发现,52% 的用户拥有 10 个以内的粉丝
可以推断 Lens 是以一种「口耳相传」的方式增加新用户的,用户邀请好友一起使用,Lens 真正起到了社交的作用。
Lens Profile 的粉丝情况
粉丝量排名前一千的用户坐拥 43.66% 的总粉丝数。拥有粉丝量最多的账号是 #1 Profile NFT,@Lens Protocol 官方账户,拥有超过六万名粉丝。
Lens 官方账号是粉丝最多的账号
有 58,720 个 Profile 账户发布过 891,434 个帖子,创作者占比 55%;在所有的发布内容中,44% 的都曾被用户评论,共计 328,562 条评论,说明发帖的内容质量比较高,能够引发大家探讨;有 95,781 个帖子共计被转发 403,799 次。
分析 Lens 用户行为,下图分别是按行为分类的地址数和操作数,可以发现:
超过一半的 Profile 地址有过发帖行为 1/4 曾转发过,1/5 曾评论过在所有的 Lens 的操作中,发帖、转发、评论的比例约为 4:3:3
Lens 用户操作情况分布
收藏(Collect)NFT,一共有 84,698 人铸造了超过 120 万个。在不持有 Profile NFT 的用户中,绝大部分的操作都是点点关注,收藏的比例并不高,可见要更深入地参与到 Lens Protocol 中,Profile NFT 还是一枚很关键的钥匙。
Lens 用户操作情况分布
Lens Protocol 数据解读
市场对 Lens Protocol 的参与欲望高
Lens Profile 是深入体验 Lens 的钥匙,自 2022 年 11 月关闭免费铸造,仅限白单铸造以来,Lens Profile 的成交价在二级市场不断走高。
以 OpenSea 为例:Profile 的价格维持在 40u 左右的水平,成交量猛烈上涨,日均成交量约 1,200 个,说明市场对 Lens Profile 的关注度非常高,对 Lens 的兴趣浓厚,而 Profile NFT 又是深度参与 Lens 协议的必备条件之一,限制铸造后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强烈的购买意愿表达了对 Lens 协议的期待和看好。
上周开始 Lens 开放了 Profiile 的 waitlist,用户可以排队领取白单,二级市场的价格相对回落,目前维持在 35u 左右。
市场对 Lens Protocol 的参与欲望高
Lens Protocol 用户参与炒作成分少
所有的 Lens Profile 中,接近 3 万 7 千个账户被交易过 8 万余次,超过 65% 的用户并无交易的意愿。大部分用户更愿意持有 Lens Profile,期待进一步参与到 Lens Protocol 未来的发展中。
Lens 被交易过的账户量
关于 Lens 域名,即铸造 Profile NFT 时设置的名称,并没有出现类 ENS 的炒作纯数字域名情况发生,仅有 15% 的 Lens 域名由纯数字构成,可以看出参与的用户在铸造 Profile 时更多是抱着使用而非炒作的心态。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合约、后端服务等上游可以在需要消息推送的地方埋一段 EPNS 的代码,并传入对应消息内容,Push Protocol 就会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对应地址,当然你必须还要在下游有个前端负责接收并展示消息,Push Protocol 作为协议层只负责消息的分发过程,当然 Push Protocol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也做了一个插件形式的消息盒子,用户经 Push Protocol 所收到的消息也会展示在里面。
Lens 被交易过的账户量
Lens Protocol 日活用户与用户留存情况好
将 Lens Profile 铸造情况和每日活跃用户、交易数对比着看可以发现:尽管 Profile 铸造受限,Lens 的日活量依旧维持的很好,即 Lens 的用户留存情况较好,活跃程度并不完全依赖于新账号的铸造。
Lens 日活情况
Lens Protocol 技术设计范式
Lens Protocol 的技术优势
Lens Protocol 的技术设计上有两大优点:
充分的模块化,使得开发者具备很高的自由度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使得操作与数据可以保持互通性
这两个优点严格践行了软件开发设计的高内聚低耦合理念,这要求开发者对于底层软件开发的理解能力和上层行业应用的预判能力均具有极高的要求。
这也是其作为协议层优秀的表现力所在:协议的价值在于提供给上层应用乐高积木式的能力,用有限的零件可以拼装出来无限的现象空间。
Lens Protocol 的主要实体与逻辑拆解
实体与合约总览
Lens Protocol 共有 8 个实体和 21 个合约地址,他们涵盖了 Lens Protocol 生态内的全部业务逻辑与数据资产。
其中 LensHub Proxy 是 Comment、Follow 等实体的主要交互合约,可以看到目前已经产生了 7,925,203 个交易记录。
Profile NFT
Profile NFT 是 Lens Portocol 的主要对象,可以将其理解成是传统社交产品 User 表的主键,每一个 Profile NFT 均是一个独立的用户账号,它包含了该用户所生成的 Publication、Comment、Mirror、Collect 等内容,这些内容以二级 NFT 或链上数据的形式与 Profile NFT 挂钩,通过合约记录可以一层层的向下索引出来一个 Profile NFT 在 Lens Portocol 生态中所有产生的数据。
Profile NFT 是一个 ERC721 标准的 NFT,表现层上是以 .lems 后缀的域名形式呈现,截止目前已经产生了 10 万+个。
在 LensHub Implementation 合约中完成了 Profile NFT Mint 的流程。目前 Profile NFT 未开放注册,首先通过 _profileCreatorWhitelisted 验证当前 Mint 者的钱包地址是否处于白名单中,检查通过后将 Profile NFT 的 profileId 自加,再调用 ERC721 常规的 _mint 函数传入两个参数:mint 者地址,profileId,从而完成了 NFT 的 mint。
NFT 的本质只是一个 token,所以单完成 Mint 只能表示某个地址持有某个编号的 token,这是没有业务含义的,所以调用了 PublishingLogic.sol 中的 createProfile 函数,传入了 5 个参数:vars、 profileId、_profileIdByHandleHash 、_profileById、_followModuleWhitelisted。
vars:是一个对象数组,它是创建 Profile NFT 时的数据结构,包含 5 个参数
to:该 Profile NFT 所指向的钱包地址,也就是 Profile NFT 的实际拥有人
handle:该 Profile NFT 的.lens 域名内容,需要唯一并且非空
imageURI:该 Profile NFT 表现层的图片地址
在 createProfile 的逻辑中,首先调用了_validateHandle 用来校验该域名是否合法,如下会逐字进行匹配去除掉一些特殊字符等非法内容。
因为域名是唯一的,经过合法校验后还需要进行唯一性校验。方式是所有的域名均会进行 keccak256 将其哈希化,然后存储到 mapping 数据格式的 _profileIdBy HandleHash 中。当下次再有域名注册时,则会将该域名的内容哈希化后去检查是否已经存在于 _profileIdByHandleHash 里,如果存在则说明该域名已经注册过。
域名内容通过合法和唯一校验之后,则进入注册流程:
首先将该 Profile NFT 的 profileId 与对应的哈希内容存储进 _profileIdByHandleHash 中,然后将 vars 对象中的域名内容、imageURI 和 followNFTURI 存储进入 _profileById 中并挂在 profileId 下,_profileById 也是一个 mapping 格式的配置文件,用户记录每个 Profile NFT 自身的内容数据。
最后对 followModule 进行初始化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的重要性
Publication 是 Lens Protocol 的命脉,它是由用户所产生的原创内容、评论和转发(在 Lens Protocol 中叫 Mirror)。
Publication 的内容存储在 ContentURI 中,类似于 NFT 的 metadata,以链接的形式指向文本、图像、视频等内容。
要 Lens Protocol 不会限制内容的存储方式,即开发者可以用去中心化存储如 IPFS 和 Arweave,也可以存在 AWS 这些中心化存储机构中。
Publication 的标准数据格式
上文中提到 Lens Protocol 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了数据孤岛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数据互通性,实现的方式就是制定了数据的标准格式。
Lens Protocol 对 Publication 制定了一套 metadata 数据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 ERC721 的 metadata 之上所制定的,所以可以兼容 Opensea 等平台,接下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Lens Protocol 的 metadata 数据标准。
如下为一个 Publication 的标准数据格式,意味着所有在 Lens Protocol 中的项目所产生的内容均遵循这个标准,从而实现了不同产品之间内容的互通。
PublicationMetadataVersions :标准也会迭代的,所以 PublicationMetadataVersions 定义了当前标准的版本号,可见目前已经存在了两个版本,官方要求开发者使用 V2 版本,但旧的 V1 依然会兼容;
mainContentFocus :是一个枚举类型字段,标识内容类型,包括:视频、图像、文章、文本、音频、链接;
metadata_id:必填的一个 string 类型的内容编号,因为内容本身索引的是一个外部的 ContentURI 链接,所以可能多个内容索引的是同一个链接,于是通过 metadata_id 可以标识每个内容的唯一性
description:对于内容的描述,但并不是内容本身。这里可能相对会难理解一些,比如 BAYC 的 NFT 的内容是一张猴子的图片,但同时每个 NFT 都会有 description 描述这个 NFT 而非其内容
metadata_id:必填的一个 string 类型的内容编号,因为内容本身索引的是一个外部的 ContentURI 链接,所以可能多个内容索引的是同一个链接,于是通过 metadata_id 可以标识每个内容的唯一性
description:对于内容的描述,但并不是内容本身。这里可能相对会难理解一些,比如 BAYC 的 NFT 的内容是一张猴子的图片,但同时每个 NFT 都会有 description 描述这个 NFT 而非其内容
locale:用于标识本内容的语言类型,如英语则是”en-US”
content:本内容的文本,比如一个帖子说「Hello World」并附带一张图片,则「Hello World」会保存在 content 中
external_url :一个选填字段,存放与该内容相关的扩展链接
imag e:该内容的图片,指向一个外部的 url 链接
imageMimeType :标识该图片的格式类型,比如 gif、png 等等
name:该内容的名称,与 opensea 的 metadata 里 name 字段对应
attributes: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它对应的是就是 NFT 的属性
tags:表示这个内容的标签,每个内容不能超过 5 个标签,每个标签不能超过 50 个字符,所以用户可以给发表的内容打上标签,应用于筛选等场景.
以上就是针对于 Publication 的标准数据格式,仅仅 13 个字段的拼装组合基本可以涵盖大多数社交类产品的内容格式。
发布 Post 的过程
创建一个帖子所需要的数据结构包括:profileId、contentURI、collectModule、collectModuleInitData、referenceModule、referenceModuleInitData 这六个字段。
profileId:即所发这个帖子对应的 Profile NFT 的 tokenid
contentURI:帖子的内容,也就是上文中我们说到的 Publication 的标准数据格式,这是一个指向外部的链接,可以存在 IPFS、AWS 等任何地方;
然后使用调用接口 lensHub.connect(user).post(inputStruct) 将发布人和发布内容传入后,就可以完成帖子的发布。
注意 Lens Protocol 本身并不会将发布后的内容 mint 出来一个 NFT,如下图是一个 Post 记录,在链上并没有看到有产生 NFT,而是在对内容进行 collect 和 mirror 时才会产生 NFT。
没有 NFT 并不意味着数据没有上链,NFT 只是数据资产化的一种形式。在 Input Data 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 Post 的链上数据。
创建一个 Post 时传入 Profile NFT 的 ID 等参数后:
首先将该用户的发表数量 pubCount 的记录加 1
然后调用 createPost 函数将所有相关参数传入进去执行创建
Comment
用户对其他的 Publication 的评论也是一种 Publication,同样挂在 Profile NFT 下。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评论的数据结构:
vars 是一个对象数组存储一条评论的数据结构,它本身其实就是一种 Publication,因为评论也是用户生产的一种内容,所以在数据结构上是覆盖 Post 的
但与之相比多出来了两个字段:profileIdPointed、pubIdPointed,分别对应着被评论内容的作者 ID 和被评论内容的 ID,从而将评论与被评论之间的内容和人员建立一个索引关系
下图是已经产生的一条评论的链上数据,可以解读为一个 ID 为 33431 的 Profile NFT 对 ID 为 71587 的 Profile NFT 所发表的一条 ID 为 28 的内容进行了评论。
评论的内容则存放于 arweave 中并将链接指向了 contentURI。我们打开 arweave 中的内容看一下具体评论的内容,它的格式也是遵循了上文中提到的标准数据格式,我们可以看到 name 这一个字段的内容是「Comment by @momodao.lens」,即该评论的产生者的域名地址。
_createComment 的代码逻辑和 _createPost 相差无几,毕竟本质上都是 Publication。所以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会将该用户的发表数量记录 pubCount 加 1,即 comment 和 post 均在性质上一视同仁。
Mirror
Mirror 可以将其理解成是转发,但是 Lens Protocol 对其的定义是 reposting or reamplifying,即 Mirror 这个动作的性质是将已经存在的内容再次发布一次,或者是将存在的内容再次放大影响力,尤其是第二点 reamplifying 需要细品,所以尽管具象上是一个转发动作,但 Mirror 在理念上包含的范围更大且也更抽象,不单单只是将其看作一个简单的功能,而是站到创作者和内容分发的角度的理解与思考。
因为 Mirror 是引用了其他已经存在的 Publication,所有它会受到原始 Publication 的引用限制,比如若创作者将其内容的 Mirror 限制为必须要关注我后才可以进行,将 reference 配置中的 followerOnlyReferenceModule 设置为 true 后,则未关注者即没有持有创作者 Follow NFT 的人无法对该内容进行 Mirror。
下图为 Mirror 的一条链上记录,可以看到它相比于 Post 不存在 ContentURI 字段和 Collect 配置,原因是因为 Mirror 是转发已经存在的内容,它自己本身并不产生新的内容,所以和 Post 与 Comment 不一样的是,不存在用于存储发表内容的 ContentURI 字段,同时也是因为的转发其他人的内容,所以自身也不存在 Collect 能力,但是它依然存在 reference 配置,所以 Mirror 的内容也依然可以继续被其他人 Mirror。
创建一个 Mirror 的逻辑与 Post 和 Comment 相似,需要关注的是尽管 Mirror 不属于用户「创造」的内容,但是依然将发表记录数量 pubCount 进行了加 1,因为它也是一种特殊的 Publication,所以 Lens Protocol 对于 Publication 的定义是「产生内容」而不是「创造内容」。
在 createMirror 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特殊的逻辑:获取根用户与根内容。因为 Mirror 也是可以被 Mirror 的,即当 A 发的内容被 B Mirror 后,C 又将 B Mirror A 的内容再次 Mirror,一直这样持续下去,需要知道原始的内容创造者到底是谁,于是用 getPointedIfMirror 可以获得原始内容 rootPubIdPointed 和 原始创造者 rootProfileIdPointed,从而可以层层索引上去,追踪一个内容在 Lens Protocol 生态中的传播链路,了解内容是谁创造的,都有谁传播了该内容,这些传播节点的大小如何,这里也充分的体现出了 Lens Protocol 对于创作者经济的重视与理解,比如通过这个能力可以实现创作者收益分成等。
Collect
Collect 字面意思是收藏,但实质上是一种「购买」行为,与 www.mirror.xyz 中推出的 Collect 逻辑一致,是将内容铸造为 NFT 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创作者产生收益的一种重要途径,创作者可以设置内容被 Collect 的条件,包括:是否付费、数量是否有限制等,主要的配置项包括三个参数:是否收费、可被 Collect 数量和时间,从而进行组合后总共包括五种模式:
Free Collect Module:免费 Collect,数量不限;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可以 Collect,数量不限;Limited 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可以 Collect,且数量有限;Timed 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可以 Collect,且在一定时间段内才可以 Collect;Limited Timed Fee Collect Module: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可以 Collect,且数量有限,并在一定时间段内才可以 Collect,本质上是 Limited Fee 和 Timed Fee 的组合。
我们以 Fee Collect 的配置文件为例,可以看到设定了该内容的币种合约地址与金额,以及设置是否只有关注我的人才可以进行 collect 等条件。
以下图的实际链上案例,用户在执行完 Collect 后会 Mint 出来一个 tokenID 为 2380 的 NFT,并且给创作者支付了价值 0.08 美金的 0.1 个 WMATIC。
链上传入的数据相比于 Comment 与 Post 也很简单只有 3 个字段,即被 Collect 内容的创作 ID 与内容 ID。
collect 函数中传入的参数包括进行 collect 的钱包地址 collector 等信息,然后因为 collect 的内容可能是被 Mirror 的,所以通过 getPointedIfMirror 方法获得内容的原始创作者 ID、内容 ID 信息。
每一个用户都会有独立的 collectNFT 合约,所以如果识别到当前合约地址为 0 地址则会调用 _deployCollectNFT 创建一个,然后执行 mint 产生一个 NFT。
Follow
当用户关注某个人时,就会产生一个 Follow NFT,同样这也是创作者经济的一部分,用户可以设置被关注的条件,如付费关注。
对关注的条件限制有两种,白名单限制 Approval Follow Module 和 付费关注 Fee Follow Module,Approval Follow Module 就是创作者设置允许关注他的白名单地址,只有在名单内的才可以关注。
Fee Follow Module 则是创作者设置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可以关注他,需要设置币种地址、数量和接收地址。
付费关注一方面是给创作者创收,另一方面类似 Pass 卡,从而可以将 Follow 动作向 DAO 治理方向衍生,如创作者可以将持有其 Follow NFT 的用户看作自己的粉丝,从而建立粉丝社区后将其 DAO 化,则 NFT 持有者就可以具备如投票在内的治理能力,并且可以通过 tokenID 的大小来判断谁是最早关注创作者的人,作为早期贡献者给予他们一定的激励如提升投票权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 Lens Protocol 的野心绝不仅仅只是做社交协议这么简单。
通过链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与 Collect 一样当用户完成 Follow 操作后会 mint 一个 NFT 出来。
通过代码我们可以看到是允许批量 follow 多个人的,因为传入的被关注者 profileId 是一个数组类型,可以传入 1 个以上,然后通过 for 循环遍历该数组去逐个关注。
与 Collect 一样 Follow 也是需要具有独立合约的,当检测到 followNFT 地址为 0 时则会调用 _deployFollowNFT 来创建合约,然后执行 mint 产生 NFT。
当用户取消关注时,就会将 Follow NFT 进行 burn 销毁。
以上就是以 Lens Protocol 的实体作为切入为大家展开讲解它们的数据结构与实现逻辑。
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如上文中所说:
Lens Protocol 在技术设计范式上的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化与数据结构的标准化;
并且通过 Collect 和 Follow 的付费配置可以看到 Lens Protocol 对 NFT 资产化后对创作者经济赋能的思考,以及将 Follow 衍生到 DAO 治理层面更是神来之笔。
Lens Protocol 生态分析
Lens Protocol Mapping
Lens Protocol 生态层次
Lens 协议虽然推出还不到 1 年,但目前基于 Lens 已经构建了百来个产品。
这一方面离不开 Web3 特有的开放性、可组合性对开发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与 Aave 团队不遗余力的推广和易用的 API 也息息相关。
除了吸引开发者来建设生态,Lens 也与许多其他产品构建了合作关系,比如 XMTP, POAP, Push Protocol 等,试图集众人之力把生态的底层设施铺设得尽可能完备。
我们尽可能完整统计了目前使用或整合了 Lens 协议的产品,如下图所示,详见附录。
Lens Protocol 生态 Mapping
Lens Protocol 项目统计
在我们统计的版本中(143 个产品),dApp 占大头 (119 个, 占 86%),即大部分产品是基于 Lens 协议开拓应用场景。部分开发者对已有的 Module 做了进一步功能拓展 (7 个, 占 5%),以及一些中间件产品 (17 个, 占 9%)。
我们对 dApp 做了进一步分类统计,如下图所示:
dApp 分类统计
可以看到,生态中的应用型产品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品类。
其中,开发相对简单、思路更明确的工具型产品居首 (34 个, 占 28%),其次是内容 (23 个, 占 19%),社交平台 (15 个, 占 12%) 和音乐 (9 个, 占 7%) 等。同时,也出现了少量交易平台 (2 个, 占 2%) 和 social trading (2 个, 占 2%) 等类型的产品。
其中,大部分产品还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功能体验相对简单。
部分黑客松参赛产品停留在 demo 阶段,未正式上线。少部分产品已经有了里程碑,比如 Phaver(一个通过分享内容、质押赚钱的产品)已经达到了 10 万活跃用户,官方称其是目前 Lens 上体量最大的产品。我们统计了截至 2022 年年末各产品的 Twitter 粉丝数,从数十到数万粉丝数不等,也可以部分反映出目前生态内的发展已经慢慢开始出现参差。
产品思路上,初期仍以 Web2 产品的映射为主。
少数产品在尝试探索能否基于 Lens 协议的特性(尤其是内置的商业化模块)做出 Web3 特有的功能体验。由于开发者可以完全无需许可地基于 Lens 协议进行开发,即不存在所谓整体性的 Roadmap,我们看到,部分产品之间的功能是相对重叠的。一个开放系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不过另一层面,这也意味着开发成本和难度极大降低后,开发者可能会进行「无数次」的尝试,当中可能就会涌现出属于 Web3 象征性的产品 feature。如何巧妙地构思利用 Lens 基本模块的功能,需要灵感,也需要多次尝试中的运气。某种程度,冗余也是生态健康的一个特征。
客户端层面,绝大部分产品处于 Web 端,部分产品在开始摸索移动端的体验。预计愈来愈多的后续开发产品会从 PC 迈到移动这一步。
部分品类简析
除了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发展阶段有差异,不同品类之间的繁茂程度也不同。我们分板块简单分析下几个主要品类的思路和发展情况。
通讯工具
在通讯的基础功能层面,Lens 整合了 XMTP, Lit 等协议,目前在 Lenster 等产品上已经可以体验 DM 功能。
不同于已有社交网络的聊天功能,Lens 的 DM 有如下特征:
隐私保护:默认端到端加密
便携:可以在任何相容的 Lens 系产品或使用 XMTP 的产品上查看
同用户绑定:当 Lens Handle 发生转移时,新的主人无法查看之前的聊天记录;仅钱包的密钥享有控制权
安全:XMTP 不会在任何场景使用密钥,确保聊天和资产隔离。
此外,也有专门的聊天产品做出了更细致的功能。比如 Hashchat,其结合了 NFT, Safes, PoAP 等,同时也在研究如何利用 Web3 的新功能解决垃圾信息等通讯中的「老」问题。
相比其他社交产品,通讯产品作为刚需,功能属性相对更强,构建思路更直白,获客点也非常明确(Web3 的核心用户,在意安全,隐私,数据所有权等特性,无需过多市场教育),其可能会是生态上最先跑出的产品品类之一。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是 Lens 生态的核心之一。Lens 官方自己也开发了 Lenster,目前是生态里热度非常高的项目。
如果要做 Web3 的社交产品,我们仍然首先要回答一些基础的社交问题:
其差异化的价值点在哪
是否提高了社交效率
如何获取首批用户
如何设计从种子用户到大众的路径
Web2 的社交产品因为有如下的特征,其大成者最后往往有看起来「坚不可破」的护城河:
强大的网络效应
中心化的算法,封闭的数据体系
主要依赖广告的成熟的商业模式
过往的机会往往来自于代际更替(所谓的不想和妈妈使用同一个社交网络),或一个新媒体形态的兴起(文字—>图片—>视频)。
Lens 团队未必已经有了完全的答案,但团队在访谈中透露过很多他们对社交的想法,我们也可以从一些产品的迭代中略窥一二。Lens 目前提供的一些产品体验如下。
生态内身份的统一性
身份是进行社交时用户最重要的标识之一。
在整个 Lens 生态,用户只有一个用户名,并结合了 PoAP 等进行真人验证。在这个层面,团队没有选择更多的去中心化(不同 dApp 不同账户体系),应该是认为统一身份的益处更多。
回顾 Web1 和 Web2:
Web1 时用户身份体现在账户和密码
Web2 时大部分用户选择用 Google / Facebook 账号登陆
在 Web3 生态中,目前代表身份最通行的是钱包。但对于普通大众用户来说,钱包未必是一个足够好的社交产品登陆选择,连接钱包很容易让人将之和资产消耗联想起来,从而有较高的心理障碍。此外,在进行沉浸式社交体验时也需要尽量避免反复确认钱包造成体验割裂的情况。即,身份系统的体验还有优化空间。
数据自有
数据自有意味着用户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平台的控制,其可以完全拥有自己数据的使用权和处理权。
有种观点认为,普通用户可能并不在乎是否拥有自己的数据。不过如果我们暂时跳出用户视角,而是以开发者眼光看,用户数据自有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更灵活地向用户申请使用其数据,并可以自由组合用户在不同场景积累的数据。不同开发者之间也可以构成协作关系。这将带来一些新的社交可能性。
以 AI 匹配为例,它一直是很多社交创业者感兴趣的主题,之前碰到的问题是基础的数据收集从何而来,没有足够的优质数据源,匹配是无米之炊。而 Lens 这种生态内统一身份+数据自有的做法,为积累数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些数据足够原生,足够「非标」(相比年龄、地域等绝对标准化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反应用户的特质、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社交关系。
在 Lens 协议的基础上,可能也能搭建出兴趣图谱这样的中间件。这些都为提升匹配效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里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不暴露用户隐私的情况下做出更好的匹配,可能要借鉴一些 zk 的做法。
身份及数据的便携性
便携意味着用户随时可以相对低成本地离开某一个子网络,加入另一个更感兴趣的新网络。
正如 Defi 创造了流动性池子,Lens 在社交领域也创造了一个流动的用户池:
一方面,用户随时可以流动意味着开发者的挑战更大,用户忠诚度真正成了稀缺资源。产品除了给用户提供效用价值,可能还需要提供额外的社区价值,以及不断改进效用体验,以真正留住用户;另一方面,生态内每一个独立的产品都在给 Lens 的大用户池贡献流量,每一个新的产品都可能带新用户进入 Lens 生态,用户池的源泉被多维度打开。
此外,用户在某一个子网络积累的社交资本是可能被复用用到另一个子网络或者非社交场景的,即社交身份和数据将具有交叉价值。这也可能会开启有意思的应用场景。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Lens 是否能接住可能的大用户池。关于可拓展性这点,创始人 Stani 在 Twitter 透露,他们目前的新技术在测试中已经能做到 50,000 TPS(Twitter 的峰值是 20k )。
自由定制策展算法
Web2 的算法最为诟病的后果之一就是茧房效应,但另一方面这也是让用户(起码短期)上瘾沉迷的点。
而在 Lens 中,用户有望可以选择多种算法来定制其看到的 Feeds 内容,自由度大为提升,可能会提供探索发现的新体验。不同于现行的算法黑盒,开放平台的算法规则是公开透明的。同时,用户也可以管理愿意被用来做算法推荐的个人数据部分。这种从不同优化目标出发,适配不同价值观的算法也是 Lens 生态内有意思的开发机会。
此外,社交策展也是一条路。比如,Lenster 上线的一个新功能”Feed through”,支持用户切换到别的用户浏览内容的视角,这真的呼应了 Lens 的名字,通过不同「lens” 看世界,获取不同的内容体验。
Feed Through 功能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可能仍然难以想象最终 Lens 生态上长出来的超级社交应用是否是 Lenster 这样类似 Twitter 的产品。也许是结合了 Defi 的某个功能性产品,也许起源于某种裂变性的游戏互动,也许是从外人无法理解的 Meme 社区起家,或者是 NFT + Token的某种使用场景。但不管怎么样,可组合性可能会带给我们惊喜。
内容、音乐和创作者经济
在 Lens 生态中,创作者经济最大的变量之一是 NFT(比如关注 NFT 等),给不同品类(音乐、写作、漫画、Meme、体育、品牌等)的创作者提供了一种内容货币化的新方式。
Stani 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Lens 的灵感起源就是在某次研究 NFT 拍卖协议时,一个工程师意识到基于当前的 NFT 标准,实际上可以做非常多很酷的事,比如动态的内容 NFT。动态的 NFT 超越了收藏价值本身,开始具有效益和实用性,比如 Token gated 的内容访问权利、创作者收益的版税分成、粉丝分级权益等。
不过,除了 PFP,什么样的内容值得被 NFT 化呢?以 Meme 这种梗文化为例
它承载了小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和笑点泪点,有相当的记忆价值。这又可以延伸到,UGC 除了用户抒发表达欲,是否本身也是一种资产类别?如果是一种资产,则其应当可交易,可变现。NFT 化便是很好的资产化方式。
音乐也是 Lens 平台上目前正在兴起的一块。
比如 Ooh La La, wavwrld, spinamp, amnisiac 等。音乐 NFT 提供了一种新的变现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收藏行为来进行付费收听。基于 NFT 这个载体,音乐不再只是一个商品,而是承载更多的互动、社交等功能。聆听、收藏、交易发生在同一个平台,可以营造音乐为先的体验,即以音乐本身来驱动后续交易。不同于之前各大音乐平台间的版权割据,由于 NFT 同用户绑定,则用户无论使用何种 Web3 播放器,均可以享受其购买的音乐 NFT,有望获得更整合的体验。此外,考虑到很多音乐人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则 Web3 音乐结合社群可能会成为大众进入 Web3 世界的入口之一。
另一个值得强调的点则是当粉丝和数据切实归创作者而非平台所有时,真正的 D2C (Direct to Consumer) 才有可能形成。创作者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可以更直接,包括给予粉丝特殊礼物、随机奖励等。双方的交互可以一站式集合,而不是分散在各个平台。创作者定义粉丝、管理社群的方式也更自由。与之相应的,也会形成新的利益分配价值链,从而驱动不同的行为模式,加深互动与粘性。
以内容产品为例,过往当创作者发布一篇作品后,其讨论热度最高的地方往往并不直接在评论区,而是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比如 Twitter 之于短文,Youtube 之于视频等。对创作者来说,由于互动的分散性,他们很难看到其作品反馈的全貌。对于粉丝来说,他们要往下深挖,也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理想情况下,各个社交平台的评论转载分享可以被统一集合到原作品处,即所有的源泉最后都会被汇聚,创作者理当有这个权利。开放式、无需许可的社交平台将使其成为可能。
不过,之前也出现过较多粉丝Token产品和 token gated 的工具,在 Lens 中做创作者经济的差异是什么?倾向认为:创作者和粉丝的互动是一个综合的氛围和场域,不仅仅是变现这一环。双方在一个大的网络中,从发现到互动到建立深度连接,转化为付费用户,同时深度粉丝享受特殊权益,甚至利益绑定。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需要多个产品配合达到深化的目的,比如基于相似 graph 的创作者推荐+互动游戏+聊天社群+分级权益+交易等。
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点是,通过评论和转发 NFT,创作者既不是独自完成 100% 的创作,也不是完全分布式的集体共创,而是介于中间的,一种仍然由创作者主导,然而粉丝也得以以轻量化的方式参与,享受一定的内容所有权的形式。所有权的感觉会加深粉丝的拥泵,这会极大提升粉丝的参与和互动积极性,从而这个共同创造的内容会被更多转发、讨论,积累起更大范围内的共识,本体 NFT 的价值得以提升。而参与互动的用户,由于其行为也被 NFT 化,也能享受到这种升值带来的红利。互动本身形成的 NFT,可能也会给原 NFT 增加有价值的部分,即两者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扩充的大的 NFT。互动的门槛相对来说是更低的,可以使更多用户参与到创作中。创作,再创作,仿佛进入了一个无限裂变游戏,会提供极好的互动体验。
此外,转发和评论功能可以同付费功能结合,即创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将转发和评论收取的费用中的一部分同参与转发和评论的用户进行分享,从而灵活实现分销。分销的对象可能是内容、商品,也可能是其他我们暂时还未想象到的对象。如果反向来做,即由创作者完全付费给转发评论用户,则是类似趣头条的奖励模式。这里可以调试的空间非常大。
总体来说,在这种形式下,创作者和粉丝不再是一个单向的关系,而是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共体,双方都有动力为这个共同体的持续生长做出各自的贡献。
这里衍生出来很多产品思路,比如:
工具类型
帮助创作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粉丝画像 (Bello),或者找到有相似粉丝画像的其他创作者合作;
轻互动类型
比如 Lens Raffle,会随机给关注者发放 Matic 奖励;
特殊的权益身份
可以基于关注时间做权益分级,从而早关注也可以成为一种社交资产;或者基于其他多样化的排名标准。
比如 Golden Circle,定义了一个特殊的粉丝等级 golden circle,每次再交易产生的收入的一部分比例都会归于创作者,有点类似 NFT 的版税收入。Lens Collect Auctions 则构建了英式和荷兰式两种拍卖方式,规定只有竞拍成功者才能进行收藏;
交易平台
比如 LensPort 是专注于 Lens 收藏 NFT 的交易平台,帮助充分释放收藏 NFT 的流动性。
一方面,有了流动性出口,可能会鼓励用户更多去做收藏动作,有助于创作者提升收入;
另一方面,可能也会衍生出特地花很多时间做收藏筛选的用户,提升平台上优质内容发现效率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收益
社交和交易结合,这块应该还会有很多新的玩法;
信用分体系
在 Web2 的社区中,往往会有难以解决的高端用户的挤出效应,即随着社区泛化,小白用户引入,社区浓度被稀释过多,原有的核心用户出走,社区变得面貌全非。这也是社区规模化的魔咒之一。与此同时,如果核心圈子过于紧密,新加入用户的体验也不会好,因为社区原有人群的内聚力越强,对外(新用户)的排斥力就越大。
在社区扩展的过程中,如何能拓展用户规模,同时又保证不同用户的体验,似乎是一个无解的主题。信誉机制可能是其中一个方法。Aura Reputation 通过建立用户的评分体系,只有声誉得分合格的用户才能发表评论(阈值由创作者决定),从而一定程度避免了恶意的评论对社区氛围的损害,保护了创作者和忠实粉丝的体验。
信用分的用途不仅局限于评论,也可以被用到社群的入群资格,如果阈值设得高,则是非常精准的小圈子,如果阈值相对低,则本身就针对泛化群体。不同用途的社群可以做很好的隔离,用户的预期也会做相应的调整。有点类似 BBS 时代,如果纯粹想发一些吐槽贴,就去灌水区,如果想讨论某个兴趣爱好的深度话题,就进专门的子频道。
小结来说,Lens 协议相当于在用去中心化中台的方式规模化生产垂类创作者社区,借助完善的工具和产品矩阵,创作者可以专心于构建前端体验,提升其与粉丝的互动效率和其管理效率。而 NFT 化则为创造出新的一些体验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工具
在我们的分类整理中,工具是第一大品类,部分原因是其涵盖了较多的二级分类,比如:创作工具、搜索查找工具、数据分析工具、营销工具等。背后则是工具如水,一个强大的工具库可以使在生态内构建产品的体验更顺滑。
其中一个分类,我们称之为桥梁。包含了把 Twitter 身份迁移到 Lens、查找 Lens 上的 Twitter 好友、Lens 与 Twitter 帖子的互相同步等,可以看出 Lens 现在还处于用各种方式从 Web2 巨大的用户池中导流的阶段。类似查找 Web2 社交网络好友的功能也可以在初期助力冷启动,提升用户的初始留存。
其他工具中,数据分析工具是创作者的刚需。此外还有:通知工具、发帖工具、空投工具等。这类垂直场景共同的工具需求可以被提炼并统一开发。
我们重点来看下营销工具,包括 Tide(营销互动奖励工具平台), Screen(广告推荐分成系统), Connect(博主一站式沟通)等。传统的营销工具对用户的了解程度和能提供的营销手段实质上相当受限,不少品牌在寻求一些新的解法。而当品牌选择进入 Web3 时,需要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降低其以新方式与用户沟通的门槛,同时尽可能及时地获得产出。一套好的营销工具应当能够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升品牌与用户的互动效率,创造多样的互动玩法(比如结合轻游戏、动态 NFT、奖励等),从而帮助品牌增强用户忠诚度。
这里的延展空间在于,营销工具不一定是纯线上的,可以连通线下,将 Web3 与物理世界真实地连通起来,并结合 PoAP 等认证,从而打造一些更灵活有趣的营销方式。这也会有助于在无形中将更多用户引入 Web3 世界。当用户通过品牌入口进入 Lens 生态后,其将获得完整的社群和探索发现体验,而不止于单次活动的单次交互,即 Lens 背后巨大的社交生态能够对此做出较好的承接,这是与单一的营销工具的区分。理想情况下,公域与私域可以实现互为助力。
虚假数据 / 刷量也是传统营销中的痛点之一。在 Tide 中,其会对互动用户的钱包资质进行筛查,尽可能排除多钱包或者机器人等虚假活动的存在。这种筛查,也可以结合我们前文提到的信用分体系进行,从而品牌方可以得到营销互动的真实数据,以及为真人付费。
此外,传统广告生态中,由于涉及到 App 孤岛,很难精准归因。而链上数据相对透明,Lens 生态内的身份又是彻底打通的,生态内广告的归因体系理论上也可以更加完善。同时,我们可以对用户做更精准的打标,从而做更好的广告匹配,提升获客效率。用户侧来说,如何尽可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却能收到更好的广告推荐则是另一个话题。即,这里仍存在着较多广告工具的开发空间。借助这些工具矩阵,营销效率有望得到改进,ROI 也会相应提升。
可以想见,随着 Lens 生态愈发繁盛,越来越多的工具会应运而生。工具产品永远有诉求,预计也将一直是重要的开发品类。随着生态发展阶段的不同,具体的需求也会产生变化。比如当相当一部分用户成为生态的重度用户,使用多个 Lens 系产品时,可能会出现数据权限管理工具,对不同产品能拿到的数据权限进行分级,从而实现更好的用户隐私保护。另一方面,则期待新的工具结合 Lens 的社交生态,可以为传统的行业提供一些新的解法,提升行业效率,参见我们刚刚分析的营销市场。
DAO
Lens 关注 NFT 的一个特殊功能是内嵌了治理机制。
即社区建立 DAO 的操作门槛非常低,且可以结合关注 NFT 的特性设置治理方案,比如仅前 1000 名关注者可以参与投票等。目前,生态内已经相应出现或整合了部分治理工具和社群管理工具,比如 Zilly, Daoscourse, JokenDAO, Guild 等。不过,暂时还没有看到与关注 NFT 极好地结合的治理功能。
想象在 Lens 生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Lens 协议自身有一个 DAO,其生态内的每个社交媒体产品也会构建自己的 subDAO,subDAO 有自己独立的治理规则,充分反应各自的价值观和社群取向,同时又不与 Lens 的 DAO 规则冲突。这些 DAO 都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运行。
「治理层——协议层——中间件及应用层」这三层共同构成了 Lens 的生态。治理层的构建对于社区非常重要,它是引领协议和更上方应用发展动力的来源,它会制定社群价值观取向下的奖励和运行规则,决定一开始聚集什么样的人,之后朝什么方向去做拓展和搭建。由于社区不归任何一个主体所完全拥有,这里非常需要高质量的对话及新一代的社群构建能力,使个体可以很好地协同在一起,共同为 Lens 生态的健康发展贡献。
中间件
中间件(Lens API 等 ) 是 Lens 生态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协议和应用之间的衔接部分,完善的中间件可以提升开发者的开发体验。
比如,Lens 目前还不能完全称得上是图谱,考虑到链上的大量信息,搜索和查找是使用协议的痛点之一。生态初期,大部分开发者使用的是 The Graph,随后出现了 Sepana ( Web3 搜索引擎),Cultivator (可视化社交图谱),RSS3 等工具,使社交数据处理更为方便。
Cultivator 的可视化社交图谱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 Cultivator,它实质上是一个社交 DAO,除图谱外,还计划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做内容审查。开发者 / 用户可以选择开启其功能,来解决垃圾信息、机器人等问题。它也可以根据社区成员的需求被分叉,以支持特定的审查需求。在去中心化和抗审查的 Web3 社交生态中,如何结合社区的力量构建一个适配的内容审查体系,是维持安全可靠社区氛围的必经之路。在 Cultivator 等其他内容审查中间件的基础上,开发者可以专心开发其前端的 UGC 体验,而不用重复构建自身的内容审查体系。
我们在社交媒体中探讨的多样化的分发算法也是使数据可以被更好地使用的重要一环。这里有意思的点在于,Web2 产品推荐算法的优化目标通常是整个用户群体可以达到更高的点击率。当算法层和应用层区隔开,算法选择权在用户手中,即算法和应用产品的商业化目标解耦,则算法的优化目标可能真正调整到以用户的满意度为主,甚至通过定制算法以适应局部用户的偏好。
身份证明和声誉体系也是中间件的一部分。Lens 目前还没有完全开放,仅白名单用户可以获得 Handle,这里就涉及到真人确认。目前 Lens 上已经有和 WorldCoin 合作的 Lens Human 以及基于 PoAP 的社交化真人验证产品 Verify Me! 等,预计真人辨识验证这块将持续有新产品出现。声誉体系则涉及到一套打分规则,可以根据分数自由设计参与门槛或者给用户发放徽章 (Sismo),也有许多的终端应用场景。
此外,比如我们在工具(应用层)中提及过的用户隐私问题,也可以在中间件层或者协议层中提出解决方案。具体在哪一层来解决问题是最优的则看开发者的具体判断。
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构建一个中间件生态,其难度挑战更甚于中心化的方式。不过其好处是用户可以拥有其对内容和社交关系的所有权,同时这些内容的可靠性有一定保证,社区氛围也是相对友好的。
Social Graph 项目对比
GTM 策略差异
我们以 Lens 和 Farcaster 为例,从 GTM 方式来看不同社交图谱类产品的构建思路差异。
底层的技术解决方案可能类似或可以重现,但社区氛围和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以及谁能真正规模化获取到 C 端用户。GTM 方式的差异正好可以反映不同团队对此的解法。
首先是 Lens,它采取的是协议优先的思路,基于协议构建社交图谱,建立社群。
我们前文提到,其在协议初期就积极通过黑客松和 Grants 的方式与开发者建立联系。在其生态中,除了个别产品被官方推荐或者类似 Lenster 这种 Aave 团队自己做的产品,其他产品均是其生态上自发生长出来的。就像一个真正开放的大花园,还有很多空地,有待挖掘种植。Lens 团队所做的是不断地松土,施肥,增强土壤的可种植性,对应开发更多易用的 API, module 和中间件,使协议被更多采纳。
用户这一侧,其限时开放 Lens Handle 的申请,用户也可以在 Opensea 平台购买。鉴于 Aave 已经聚集了一大群 Defi 用户,不确定是否会进行交叉引流。不过已经有团队在尝试结合社交和交易领域做产品,这两类用户的部分融合是天然有可能的。
鉴于 Lens 团队在做 Defi 产品时积累了对协议的深刻理解和对构建开发者生态的经验,这些都是可以复用到另一个领域的。不过社交产品不纯粹是功能性产品,其微妙的人性以及传播部分可能也需要团队在构建 Lens 生态的过程中趟水体悟。
Farcaster 则采用了更接近 Web2 社交产品冷启动的方式,即产品优先。
目前要获取 Farcaster 的体验资格,还只能通过私信其创始人 Twitter 账号 (@dwr) 的方式。其预计在达到首个 100 万用户之前都会采用邀请制这种方式,目前也在考虑是否把这种邀请权限开放给部分社区内用户。
通过设立门槛,初期可以聚集起浓度足够高的类似的人,类似 Twitter 的提纯版本,早期用户能得到更优的发帖互动体验。而且享有初期资格的通常是有影响力的 KOL,这些用户本身是高势能用户,能够尽早体验 Farcaster 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交优越心理,从而有动力在别的平台谈论、传播。对他们的粉丝而言,他们也会产生社交仰望,想要获取这样一个「稀缺」的资格。通过限制用户数量来抬升其社交价值的做法,我们也可以参见知乎早期的邀请制。
另一方面,这种相对有意克制的增长方式(目标是日活 5% 的周增长)也有助于团队在一个小量级持续地进行产品迭代。团队认为,基于目前产品/协议的成熟程度,即使因为某个事件带来了大量新用户,其也没法很好地留住他们。只有不断地增长高质量的用户,最终才可能通往一个可持续的社交网络。
到 Farcaster V2 版本上线时,团队可能会开始考虑更多地赋能开发者。这种先自身构建一个标杆型产品,再从产品为先拓展到协议为先的路径,逻辑上来看是通的,只是目前还有一些不确定的点,比如:
标杆产品具体的构建速度以及这种类 Twitter 形态的产品是否能持续成长为 Web3 重要的社交产品,在下一个阶段吸引到足够的大众用户;
如何构建对开发者的吸引力,开发者开发的产品和先跑出来的 Farcaster(如果成功)如何配合
可以看到,不同协议在其具体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暂时难以预测,但最后的胜者应当也将是生态的集大成者,即能够构建一个忠诚的社区,能够为开发者提供好的开发环境和足够的用户,能够使创作者在平台上进行更好的变现,也能够使普通用户获得更好的互动和社交体验。
用户数据差异
Lens 和 Farcaster 都是 Web3 社交类的龙头项目,将他们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Lens 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用户量
从用户总量对比,Farcaster 上线 29 周,和 Lens 上线时长相当,总用户量 7821 位,和 Lens16 万的用户量差距悬殊。Farcaster 最新月活数 3 千人,Lens 同期月活数为 4 万人。Facaster 上周新增用户 99 个,Lens 新增 6200 个用户。
Lens 用户月活跃度
Farcaster 用户数据
关注度
从推特关注度来看,Lens 拥有 23 万粉丝,而 Farcaster 仅有两万关注。从各自协议账户的粉丝量来看,Lens 上粉丝量最多的官方账号有 6 万关注,而 Farcaster 上关注量最高的创始人账户仅有 7 千。
Lens 和 Farcaster 推特粉丝数对比
创作数
Farcaster 共计创作内容 36 万,平均每日创作发帖 1562 次;Lens 日均发帖数为 3880,是 Farcaster 的 2.5 倍。Lens 的创作者比例 55%,而 Farcaster 创作者比例约为 75%。
Lens 创作情况
Farcaster 创作情况
Farcaster 和 Lens 都采用了比较克制的用户新增方式,Farcaster 需要得到邀请码才能参与,Lens 需要白名单地址参与,但是 Lens 在用户量、关注度方面遥遥领先于 Farcaster。
生态内产品构成
结合官网及 Farapps 的统计,目前与 Farcaster 相关的产品约在 30-40 个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工具和内容类产品,比如用户查找、内容收藏、数据分析、基于地理位置的活动/好友发现等。产品形态也均处于较简单的状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Paragraph 新近整合了 Farcaster,可以实现我们前文讨论过的社交媒体评论归整到原作的功能。以及 Yup 这类产品,做 Web3 社交内容的聚合,同时整合了 Lens, Farcaster, NFT Gallery 等平台的内容,可能是阶段性的机会,不过其长远价值点未必明确。
如同上文所说,Farcaster 目前应该没有发力构建其生态,而是以构建 Farcaster 主产品的体验为主。在生态内产品的丰富度、数量以及合作生态上,Lens 都暂时领先。
Lens Protocal 未来展望
原生支付体系
目前 Lens 还未发放
Token
,也没有公开明确的发币预期。
不过创始人在其 2021 年的一条 Twitter 中曾说,由于社交账户可以携带钱包,
Token
化是默认的,不存在专门的社交
Token
。另一层面,在 Lens 生态内,如同我们前文讨论的,付费行为非常普遍(收藏、关注、交易等)。如何能使生态内的付费体验比较流畅是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来看,比较有可能的是使用 GHO ( Aave 推出的稳定币)来作为生态内的货币。
曾在 Aave 战略部工作的 Marc Zeller 曾在采访中提及,从效率角度而言,希望 GHO 至少能成为 Lens 内的货币之一。如果创作者采用 GHO 进行结算,非 Web3 核心用户也可以用信用卡购买 GHO 来支持他们喜欢的创作者,即用户无需了解 Defi,GHO 可以成为中间的支付货币,从而减少付费摩擦。对于 GHO 来说,这也意味着其有望在 Lens 中找到足够多的使用场景,从而涉足真实生活(非 Defi 领域)的支付机会,帮助其获得更多的使用采纳。
原生支付体系得以建立后,电商、投资等其他涉及到交易的品类可能会迎来进一步的爆发。届时,整个 Lens 生态就像一个大型价值网络,作品、货币、商品以及各种各样的价值载体都将在生态内顺畅流通。
从社交图谱到信用图谱
基于 Lens 的社交图谱,我们可以进一步衍生出信用图谱。
信用图谱对信用进行量化,可能会给很多垂直行业带来新的模式可行性。以 Defi 领域为例,高信用价值用户可以实现享受低抵押贷款,从而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信用体系与电商的结合也令人期待。在社交电商、二手电商(比如 PoshMark, 咸鱼等)等电商场景中,买家和卖家的信用评级可能有助于促进交易的达成,提升转化率(当然借助社交图谱,也可以做到更好的商品推荐)。此外,信用图谱还可以延伸应用到保险、招聘等领域。
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足够的社交使用的前提下。后续广阔的延伸场景也有助于进一步抬升社交协议的价值空间。
增长飞轮的持续构建
对于积累了极多 Aave 社区经验的 Lens 团队来说,其深知不可能单独靠团队实现 Web3 社交的愿景,而是必须依靠社区和生态的力量,大家一起构建成长。
目前,Lens 通过 Grants,黑客松等方式积极吸引开发者加入生态。对于开发者来说,一方面是金钱激励,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生态,网络的价值不断提升,其也会更有动力在生态内进行投入。Joel John 在其文章 Grants & Web3 中曾总结过协议采纳的飞轮:
https://www.decentralised.co/p/grants-and-Web3
Lens 生态尚处于这个飞轮构建的初期,还需要更多好的产品、开发者和用户互相激发,一起使生态更加繁荣。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BuidlerDAO & SevenX:Lens Protocol万字深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