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撰文:Cookie,律动 Bitbili

不久前的 3 月 29 日,Gem 宣布新通过了 50000 份 Gem V2 测试申请。一两天前,还有人在 Gem 的 Discord 服务器询问 Gem V2 测试资格的相关问题。

而今天,转变发生得是如此突然… 现在,NFT 交易聚合器曾经的王者 Genie 与 Gem 都不再是曾经的「容颜」,Genie 变成了 Uniswap NFT,而 Gem 则变成了 OpenSea Pro。

与此同时,Gem 也发布了 Gemesis NFT 系列以感谢 Gem 用户一路以来的支持,所有在 2023 年 3 月 31 日前使用过 Gem 购买 NFT 的用户都可以 Free Mint 1 个 Gemesis NFT(领取链接)。根据 OpenSea 的官方说明,使用 Gem 的时间越早,所得到的 Gemesis NFT 的「等级」将越高。此外,OpenSea 在官方说明中还提到了正在规划以 NFT 作为奖励的「社区奖励」,Gemesis NFT 不与「社区奖励」相关。

OpenSea Pro(Gem V2)有哪些亮点?笔者将此前一段时间使用 OpenSea Pro(Gem V2)的体验为您总结。

实时数据流,真的很快

OpenSea 在官方的介绍视频中宣称 OpenSea Pro 有着最快的 NFT 系列实时数据更新。虽然没有列出具体的数据对比,但笔者在 Nakamigos 的公售结束后捡漏时使用了 OpenSea Pro,当时的体验比 Blur 更好(上架被列出得更快,图也加载得更快)。在撰文时笔者同样选择 Nakamigos 再次进行了对比,这次两者的实时数据流推送效率不相上下。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相比于 Blur,OpenSea Pro 还提供了 Mint 监测功能。通过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实时观测以太坊网络上新 NFT 项目的 Mint 趋势,对挖掘短线热门项目非常有帮助。OpenSea Pro 以外,Magically.gg 也有提供 Mint 监测功能。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Mint 监测功能

更完善的用户体验

与 Blur 相比,OpenSea Pro 不仅专注于提升「交易层面的用户体验」,还保留了 OpenSea 上用户所需的一些基础功能,不「偏科」,玩的就是「全科」。除了「优化移动端体验」外,OpenSea Pro 还在以下方面下了功夫:

支持 ERC-1155 NFT 系列

Blur 还是太慢了。OpenSea Pro 与 Magically.gg 都支持 ERC-1155 NFT 系列,而 OpenSea Pro 在 ERC-1155 NFT 系列界面上设计得又远胜于 Magically.gg。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Nyan Balloon 有多种不同颜色的气球。在 OpenSea Pro 上,用户可以快速选定自己想要的气球颜色,并且给定购买数量,一目了然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Magically.gg 虽然也支持 ERC-1155 NFT 的「扫货」,但是非常不贴合玩家在购买 ERC-1155 NFT 时的需求

Instant Sell

这个功能自动聚合了各 NFT 市场的最佳 Offer 使用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售出自己的 NFT。根据 OpenSea 官方的说法,OpenSea Pro 聚合了超过 170 个 NFT 市场,对于急需对自己的图片进行脱手的用户来说,Instant Sell 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功能。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Instant Sell

批量转移

Blur 与 Magically.gg 都没有给用户提供「转移 NFT」的功能,而 OpenSea Pro 则保留了 OpenSea 上的批量转移功能。在满足 Pro Traders「交易需求」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所有 NFT 玩家都需要的基础功能。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批量转移

Gas 优化

笔者在相同的 Gas 设置下在 Blur 与 OpenSea Pro 上分别尝试购买 2 个 Gemesis,Gas 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OpenSea Pro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Blur

潜在的空投

之前在 Gem V2 的页面上就已经有了「正在跟踪您在 Gem 上的活动以计分」的提示,现在 OpenSea Pro 的页面上该提示仍然存在。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关于计分的规则,Gem 团队一直守口如瓶,只在 Discord 透露过「买卖 NFT 不是唯一被计分的活动」。连 Gem V1 的活动是否会被计分,笔者也没有搜寻到明确的答案,只有「暂时没有相关信息」的回复。

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买卖 NFT 不是唯一被计分的活动」

至于这个奖励会是什么?NFT?还是 $GEM?这些都尚未可知,需要等待 OpenSea 官方的公告。

结语

Gem 变身 OpenSea Pro,OpenSea 这回算是开始了对 Blur 的「正面反击」。Blur 刚刚遭遇了「双倍积分延长」的风波,面对 OpenSea Pro 的来势汹汹,应该会加快自己的步伐了。

OpenSea Pro 补足了 OpenSea 在「交易体验」上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 NFT 市场之间「技术壁垒」并不高,也更明确了「交易体验」是现阶段各 NFT 交易市场需要下功夫去「卷」的重点。之前笔者一直在思考,OpenSea 手握 Gem 这张牌,但这两个产品需要怎样去融合?如今,OpenSea 给出了答案——Collectors 与 Traders 都是 NFT 市场中的重要群体,针对有着不同需求的群体,去提供不同形态的产品。OpenSea Pro 在现阶段将保持「0 手续费」以满足 Traders 高频交易的需求,而 OpenSea 则将恢复 2.5% 的手续费,并将专注于提升项目发现、帮助创作者更好地入驻与发行项目以及扩展更为大众接受的支付方式三方面的改进。

高手过招不仅好看,而且会促使高手们越来越强。NFT 市场的龙争虎斗中,我们收获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赚了,过瘾。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OpenSea版的Blur来了:新Gem变成了OpenSea Pro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井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上午8:56
下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上午9:24

相关推荐

  • Axelar(AXL)和以太坊扩容的未来

    在新的 Layer 2 和 Layer 3 爆炸式增长的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可扩展性」意味着什么? 答案是可编程互操作性。 由于其糟糕的用户体验和安全风险,跨链桥已成为区块链互操作性的负面代名词。而新一代的任意消息传递协议已经开始改变这种说法——例如 Chainlink CCIP、LayerZero、Wormhole 和 Axelar 的通用消息传递。 现在…

    2024年2月21日
  • Messari研报:Axelar(AXL)的各项数据于2023年Q4获得全方位增长

    由于市场对去中心化、全栈互操作性的需求不断增长,Axelar 的链间技术在 2023 年出现了应用的爆发增长。加密研究机构 Messari 于 2 月 13 日发布了 Axelar 2023 年 Q4 发展报告,详细阐述了 Axelar 的最新项目进展情况和相关数据。 如何定义 Axelar? Axelar 网络(AXL)是一个 Layer 1(L1)网络,…

    2024年2月20日
  • 一周前瞻|TonUP将于12月20日进行IDO;币安将于12月22日移除AAVE/BTC等多个流动性矿池

    精选事件 1. TON 生态 LaunchPad 平台 TonUP 将于 12 月 20 日进行 IDO; 2. 币安流动性挖矿将于 12 月 22 日移除 AAVE/BTC 等多个流动性池; 3. 首个社区 L2 网络 ZKFair 主网将在 12 月 20 日左右上线,将空投 100% 代币给社区; 4. Cosmos 生态模块化代币发行平台 Eclip…

    2023年12月17日
  • 以太坊的春天还会到来吗?

    《都在清仓 ETH 和 Defi 生态代币 | 以太坊会不会一蹶不振,真的还有春天吗?》 作者:BITWU.ETH 上午随便刷了一下推特,看到不下三个朋友表示,暂时清仓了以太坊和 DeFi 币,这是什么信号? 市场往往是反着来的,我认为,这种情绪愈加浓烈,可能距离买入以太坊的时间就愈近。 【彭博 ETF 分析师 James Seyffart 在 Unchai…

    2023年12月20日
  • Multicoin Capital:从UGC到UGP,Web3消费品牌与社区共创

    《 Multicoin Capital:从 UGC 到 UGP,Web3 消费者品牌与共同创造 》 作者: ALEKSIJA VUJICIC 来源: 深潮 TechFlow 许多人争论,共同创作最终将导致创作者阶层的民主化,重新定义粉丝文化,并将粉丝变成创作者。然而,这种讨论忽略了共创对品牌的影响,这可能比对共同创造者本身的影响更大。 过去,品牌创造产品,更…

    2023年5月1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