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十问Live:我和我的FriendTech朋友们

来源:MarsBit

今天你带朋友开房了吗?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成为 Friend.Tech(以下简称 FT)的广告语。不管你爱它厌恶它,FT 成为现象级产品已经没有争议了。

这个头开得好,一下子掀开了诱人的加密社交餐桌。随着诸多仿盘和促进竞争的新体验的 SocialFi 纷至沓来,有因为匆匆赶场安全塌方的 Stars Arena,又有刚刚以 App 形式杀入的 Tomo。

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似乎是期待已久又突如其来的新物种做一个小复盘,谈谈 FT 一夜爆红的背后,了解其中深度参与者们的经历和感受。

本期,我希望借助「王峰十问 Live/Web 三人行」栏目,来展开更进一步的讨论,并站在不同角度上,看待围绕 Social Fi 乃至 Game Fi 以及 Layer2 网络生态走向大规模应用阶段的可能性。

中文的 Web3 世界需要畅所欲言的对话,引发思考和参与。以后,每双周一期,我和深度参与 Web3 的开发者和投资人,以及那些活跃在社群中的意见领袖一起参与 Web3 三人行谈话节目。每一期特邀两位嘉宾。

本期嘉宾介绍:

1)Wang Feng(小隐)

Element 发起人,蓝港互动(HK)集团公司 CEO,原金山软件高级副总裁,曾先后涉足杀毒软件、网络游戏、加密媒体及 NFT 交易市场。

2)Cryptowillaim.eth

原腾讯游戏平台商业化负责人,曾负责超百款游戏联合发行,P11 产品运营,目前为家族基金管理人, BAYC 长期持有者,FT 草根成长,一个月时间 Key 价格最高达到全球 Top14。

3)Christian Li

2000 后中的 NFT 大收藏家,一周前的 FT 榜一大哥,已拿到超 30 万 FT 积分(point),北大哲学系本科在读生,热爱现代艺术。

王峰十问Live:我和我的FriendTech朋友们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一、看 2000 后新生代 KOL 涌现

F:感谢币安中文 Live 频道,邀请我组织合办一个以后固定下来的「王峰十问 Live/Web 三人行「对话节目。这是第一期。讨论当下最热门的 FT,两位都是目前 FT 世界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尤其是 Christian,在推特上,已经是币圈影响力飞升的 2000 后新生代 KOL。

其实,我们三个彼此有交集点,我和从腾讯出来的 William 是网络游戏同行,和 Christian 是北大校友,我 2003 年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硕士。想不到我们因为 FT 又聚在一起。

我和 William 在香港大学的 Web3 活动见过两次,都很投缘,谈过游戏和 NFT 市场,其实他很早就叫我参与 FT,我没有听他的,等我十几天前加入后,才知道他铸造的 Key 已经是蓝筹级了。William 又推荐我认识 Christian。对了,你们两人又是怎么认识的?二位之前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经验是什么?我感觉,William 想创业回到游戏,Christian 打算专心做投资合伙人。

C:我和威廉是在 2021 年末牛市时认识的,我们当时同在一个投研炒币群,后一直交流行业话题,比如各自关于 NFT、 GameFi 的想法,也互相帮忙介绍朋友和资源。最近两个月,在 FT 爆火之后,基于共同的兴趣,以及想在中文社区和大家推广分享,我们彼此之间也就有了更多探讨。

威廉刚开始玩 FT 的时候,我们就互相买了 Key,也是一起经历了从 0 到 1 的过程。目前在国内,可以仔细认真、且很有格局的头部 KOL 其实不多,很高兴能够一起玩。这次也是他邀请我来参加王峰总的对谈,特别感谢。

关于之前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经验,我本人主要深度参与 NFT 领域,也在该赛道投资了一些钱,因参与了很多社区,而交到不少朋友。我算是为数不多的,熊市后还在默默坚持并且持续抄底的人。除重仓猴子和 Azuki 等蓝筹项目,也投资了一些 NFTFi 项目,后因为志同道合而成为了小幽灵的合伙人,一起打造能够真正引领 Mass Adoption(大规模采用)的 Web3 潮流品牌。

W:我跟 Christian 几年前在一个朋友拉的币圈群里认识,然后在 Christian 之前的创业项目中跟他交流挺多的,觉得他不仅仅只是一个有钱的富二代,还确实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年轻人。

我自己应该是不会在 Web3 领域当 Founder 创业了,这一领域不管是法务相关,或是对自己用户的负责程度,风险都比较高。但我会通过孵化和投资的方式一直关注最前沿的创业市场。

谈到加密领域经验,我在 2013 年买入第一枚 BTC,但是中途因为读书原因没有持续关注。前年,因沉迷在腾讯打工,错过了 DeFi Summer,此后转道深度参与 NFT 的交易和生态研究。同时,也开始对一些游戏项目进行孵化,投资部分一级的 Web3 Fund 和工作室,自己做一些二级交易相关的学习(也在看香港合规 Web3 的机会)。

F:今年内,在 FT 之前,参与过的最重要的项目是什么?

C:除 NFT 领域外,目前我主要和其他两位合伙人一起负责 NextGen Digital Venture 的投资,我们是一家今年刚成立的对冲基金,主要做 GBTC 和美股的二级市场交易,在这半年艰难的行情下取得了还不错的业绩。当然,收获最多的经验还是作为韭菜和圈内朋友一起成长,体验和参与链上各种项目的交易、套利和早期投资。

W:获得 ARB 、SEI 空投,参与 Ordinal 热潮,BTC 建仓,并投资建立撸毛工作室。

二、第一次亲密接触 FT/你因何而来

F:Wliiiam 在腾讯一直做产品运营的,你最初对这个产品的印象是什么?

W:从产品上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东西,像早年的飞信。不过,受早期平台运营经验影响,我第一时间注意到 FT 分发模式,其绕开了苹果和谷歌的商店,甚至绕开了企业签。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非常有利于分发,但是这也限制了开发的上限。

另外,我还被价格「一起上楼梯和下楼梯」概念吸引,这是非常新的资产定价发行方式。同时,我还被 Christian 的积分震撼,这可能是最后牵引我一定要进去玩的关键因素。

F:我参与 FT 的时间比较晚,想了解你们参与的时间,还记得是在 Paradigm 投资前进入玩的,还是投资后?

W:我是在 Paradigm 明确投资之后进入的,甚至是在市场已经有先行者的情况下,才决定大规模投入。这点比较佩服 Christian。

C:第一次接触 FT 是在产品上线第一周的时候,当时看到几个 KOL 发布与产品相关信息,最初感觉像是个土狗项目,所以开了小号简单体验了下,没有直接投入大量资金。

在第一周空投后,FT 宣布获得 Paradigm 的融资消息,这在当时是爆炸性的消息,吸引了一波新用户,我个人的大号也是在这一时间启动运营。

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即使融资消息宣布后仍没有特别多用户参与,因为交易量很小,TVL 好像也就一百多万美金,包括我自己的账户也在 0.2 左右停留了半天的时间,印象深刻的是那会排名最高的是 Cobie 和 Ansem 这些知名海外大 V,现在的一些头部 KOL,如 Levi、Dingaling 他们普遍还没有被注意到,比如 Levi 的 Key 在 0.7 的时候我就少量买入并且互相成为很好的朋友,Dingaling 还在 0.4 的时候我就和他开始互相买 Key。

F:社区普遍期待的是,看见有 FT 新一轮融资的消息?可能性?

W:留点估值空间给我们 1.5 级接盘人吧,我觉得 FT 现在的龙头地位已经奠定,可能不需要资方效应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产品能力和玩法上再进一层,以及上币和做市方面。譬如是否能够有衍生资产的发行,衍生资产的交易,衍生赛道的共通盘。

当然,这些都需要深思熟虑的,从项目回报的角度来说,很多项目不做事大过做很多事。可能我们现在为 Racer(FT 创始人)所构想的一切可能性,都是我们自己的意淫罢了,可能他就这样躺到空投,偶尔更新一下 UI 和性能,再做下一件跟经济体系有关的事情了,这也许也是正确的节奏,只不过大家钱都在里面押着,肯定是希望看到更多变化,这其实也是 Web3 之于 web2 项目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心流体验。

F:市场上有越来越趋势化的一种现象,谁融的钱多就跟谁玩,谁背后的机构牌子大就跟谁走,包括二层网络上,也是这样,谁拿的钱多,就多参与,否则连去撸猫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我们也谈谈空投预期。许多人的投资和交易,最终是博空投预期。甚至 100% 把交易手续收入打满,全部购买更多人的 KEY。

你们听说了吧?FT 创始人 Racer 把所有的 Fees 都提现了,Racer 个人账户赚了 278ETH,也为自己的 FT 协议收入贡献了 278ETH.

Christian,我听说空投规则一直修改?

C:我先回顾一下参与 FT 的缘由。当时我做了几个决定,目前来看是比较明智的。首先,我在深度体验和研究过后,本能地认为这将是今年下一个现象级项目,还在朋友圈写了一段话号召大家一起来体验。以我过去参与 DeFi 项目的经验,这类模型注定会为早期参与者带来不错的风险收益比,所以我直接就转了一百多个 ETH 到账户,开始买入自己和其他人的 Key。

此后,我个人 Key 的价格在排行榜前三停留了很长时间,当时虽然没有公布空投积分的规则,但我认为这类产品的本质就是要吸引更多 TVL 和交易量,所以一定会以奖励 Holder 为主。

我应该是 FT 第一个尝试大量花钱买自己的人,开创了一种玩法(后来果然被限制了)。基于对产品的判断,我还算比较果断地下重注,果然后来也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我记得当时单周就拿了十万分,在早期积攒了大量优势,现在如果还想取得这些分数,可能需要数倍的资金和精力吧。FT 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其每周都会修改积分规则,也导致你必须调整策略和及时跟进,但我认为基本的原则是不变的。

三、交易即社交/从经典经济学看联合曲线坡度和社交关系范围的 Tradeoff

F:FT 一定需要有新的功能和玩法。很多人认为社交有推特这样简洁的设计不是很好吗。其实,社交和社交媒体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因为功能强大和玩法丰富参与的,后者是为了表达自由意见参与的。何况,FT 联合曲线机制是有双刃剑效应的,快速推高受欢迎 Key 的价格,没有鼓励内容创作者更面向接触大众,反而是走向遏制。这是典型的经济学中的 TradeOff 现象。列出,你认为 FT 团队做的最成功的三点和可能的不足点。

C:我主要谈三点感受。

第一,FT 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模型。我看过太多 SocialFi 产品,FT 的模型很简洁,尤其在早期极容易造成 FOMO。但这其实也是把双刃剑,比如最近 FT 就面临增长瓶颈,头部 KOL 的价格过高,导致很难有新玩家愿意再去购买。

第二,FT 突破了陈旧的 SocialFi 思维,即复刻一个推特,然后加上 NFT 认证或者 DRC20 去盘活产品。目前来看,这些基本都被证伪了。FT 亮点在于,直接借助了 Twitter 的力量,这和 Unibot 借助 TG 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来看,在大生态基础上构建应用仍然是个更合理的选择,省去了冷启动的部分,这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也是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即 FT 成功撬动了大量 KOL 资源,尤其是在早期获得 Cobie 这样的大 V 为其站台,这是十分难得的,也是背后实力的一种展现。当然,它本身的属性就注定了这是一个能够低成本获取大量流量的产品,这是很多 Crypto 项目需要学习的,即怎么能够最高性价比地获取关注度和用户,尤其是在熊市都是存量用户的情况下。

关于 FT 不足的点,主要还是产品体验上始终没有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例如其架构导致交互流程卡顿,以及目前的经济模型可能并不足以长期维持增长。我认为这些都需要改进。

W:我也来谈谈我的感受,先从 FT 优点说起。首先,FT 极致的庞氏最大化地鼓励早期参与者(早期 Key 的价格极度便宜),导致项目爆发力很强。

其次,明确的积分、空投预期以及时间点,比很多 PUA 用户的公链、项目还是良心不少的。(王峰老师的 Element 以后千万别 PUA 我们,求求了)

最后,FT 有非常简洁的合约架构,在 Stars Arena、Tomo 均发生安全事件之后,我们发现 FT 最宝贵的是暂时还没出现特别大的安全事故,或者会令人恐慌的安全事件。

聊完优点,再说说不足之处,同样也是三点。第一,功能开发慢,性能优化差,手机上经常打不开,等待时间过长,非常影响使用体验。这是最急需改进的地方。另外,新思路和新东西比较少,感觉项目方和大家交流交互的也比较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第二,关于防 BOT 这件事,FT 没有拿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方式去做防 BOT,而是放任不管。我认为应该是有办法去做一些事情的。BOT 生态阻碍了很多人下一步的进入,或者一些人进入之后被 BOT 抢底,粉丝接盘后账号交易体系就乱掉了,影响很多人持续参与的动力。

第三,手续费过高。如果手续费低一些,或者奖励创作者更多一些,会有更多不一样的玩法出来。

四、我在 FT 中的朋友们/KOL 开房(KEY)秘籍

F:我参与 FT 半月了。有人将 FT 比作币圈的开心网。我是感同身受,只是半径没有那么大。2008 年,我的很多线上朋友都是通过开心网加上的。我记得我在几天之间加完互联网公司的主要骨干,和其中很多人成为了朋友,微博起来后,这个关系迅速被转移走了。在 FT 中,你的朋友来自哪里?新旧认识朋友的比例?顺便谈谈你认为目前 FT 的大致人群画像。

C:在 FT 中,我的朋友比例正好是五五分。其中一半是之前关系就很好的圈内朋友,尤其在早期获得他们的支持;另一部分是之前完全不认识的人,因为 FT 和互相 Hold 而相识并熟悉。

关于 FT 大致人群画像,我认为其中都是目前 Crypto 领域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用户了。首先,能够去接受这个产品就意味着抱有尝试新产品和勇于下注的能力,尤其头部基本上都是 Crypto 领域很重要的 KOL、创业者、投资人,这部分人不仅有资金和实力,且本身就有号召力。

W:朋友大多来自于币圈,有一些神交已久的人,有一些仰望已久的人,有一些之前就认识,但是没有在一起做过项目的人(因为 FT,我们彼此之间在某种意义上也算一起做项目了,当人的行为跟经济利益挂钩的时候会更快地看到本质)。当然,也有像王峰老师这样的朋友,我们有过一些交集,但是没有机会深度交流。总结来说,新朋友与老朋友比例是 8:2。

我之前发布过关于 FT 分类的推文,其中将 FT 用户分为以下几类:

1)投资人。Folius 的 Jason 在很早期就参与 FT,并且从投资人视角,输出了非常专业的 Airdrop 的价值测算。他们更多是从行业研究和投资的角度来参与;

2)巨鲸。特别是 Christian 这样的 NFT 巨鲸会更喜欢进入 FT,因为大家都会为了社群、社交这样的产品逻辑买单 NFT,对 FT 的理解也会更快;

3) KOL。他们本身就有粉丝基础;

4)撸毛党。这类人为挖矿而参与;

5)交易党。包括机器人科学家在内的交易者;

6)FT Native(刚开始出现)。比如 Levi,比如我,都是从 FT 平台开始崭露头角,并最终被大家所注意。我认为这也是 FT 重要的创新点和 Web3 产品所应具备的重要的底层逻辑,即社会资源和注意力的再分配——在新的 Web3 世界里抢占先发优势,抢占传统世界的社会资源(包括金钱、社交关系等等)。所以,DeFi 爆发,是因为很多人暴富了;NFT 崛起,是因为很多人建立了社群的优势。FT 走红,使我这样的草根有机会让大家看到。未来如何去评价一个仿盘是否牛逼,也是看头部的玩家有没有变化,如果还是传统的大 V 们和 FT 已经建立了先发优势的我们这些人,那就说明这个仿盘的机制和玩法没有创新。

下一个新的爆点,一定是传统领域的人进入。Old Money 都在 FUD,有人不顾 FUD 进入建立先发优势,继而通过爆点叙事和功能点燃市场情绪。可能 Old Money 才入场或者完全错过,有先发优势的人就会有话语权,也会建立更多话语权。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项目出现,这才是大机会。

当下 FT 的引爆缺乏一些传统领域的大佬,类比当年库里买猴子,如果特朗普、马斯克,或者一些明星参与 FT,虽不说他们会好好运营,但势必会带来很强的圈外关注度和更高的 TVL。

另一个就是新的杀手级的能力,就好像当年微信推出语音输入,漂流瓶,附近的人,红包,每一次牛逼的能力更新都带来了巨量的用户,那 web3 这把的相应的产品功能可能还要带一些金融的能力和属性等等。

F:我看过本周榜一的 Levi,居然买入了 3000 个 Key。我猜这与他看空投政策为交友半径权重加重有关。

看见大 V 入场,操作前阵势空前,推特上翘首以待,一顿操作下来,成为机器人和被 Flipper 守株待兔的对象。那么,能不能像玩魔兽一样,练到 40 级发现废了再创建一个新角色?难!

因为这个 Key 绑定了你在推特上的真实 ID。这个时候,要是你有几万粉丝,不会对自己原本就存在的人设不在乎吧。这是很多大 V 进来以后没有那么高的 Key Price 的一个原因。当中,有其背后市场参与精力等局限因素。两位有什么秘籍吗?比如,你是如何规划手续费收入和投入的。

W:我将手续费视为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基本上还是用来 33 提升 Key 价和抽奖。我现在唯一体验的仿盘是 Tomo,我也把所有的手续费用来回购自己的 Tome Key 了。这部分收益我不当做收益来看了,就还是回馈大家的信任。

另外,总结下来,我认为最大的秘籍还是进入的时机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让我现在开个新号,除了用一些工作室的逻辑来批量建号互持互刷,作为普通玩家我是不知道现在这个版本是怎么玩的。我们进来的时候,随手买入认识的朋友,眼熟的 ID,只要愿意玩的人都会随着平台 TVL 的增长而享受价格上涨,其中认真参与、愿意多花钱的人,其 Key 就可能变成蓝筹。在平台 TVL 增长的时候,任何策略基本都是正确的,包括 Flipper 也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一度认为 TVL 增长会是 FT 现阶段的北极星指标,但是体验下来感觉好像手续费可能才是?其实比较迷。

FT 在空投前还会有 1~2 个浪,我非常期待空投后的 Tokenomic 的应用,抓住这些机会进来玩,顺势而为,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式。

C:我的秘籍说起来也很简单,在构建的时候就「选择」更稳定的用户。我持有不少我个人的 Key,整体来说是很稳定的,其他 Holder 也都是以人品好、有格局、有实力的为主,比如我和威廉就互相买 Key 支持。这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后面会随意去换 Key,(3,3),后面一旦有 Rug 就会崩盘,也给自己带来大量损失。所以秘诀还是在交朋友的时候挑选有格局的,并且自己做好,不要因为一点眼前小利就放弃自己的名声和积攒的东西。我从最开始就说过我不会提前抛自己的 Key,最后走也一定会留时间让大家先卖。

很多人抬高自己的价格割韭菜,我是不屑这么做的,尤其是在大家都实名的情况下,这样会失去很多朋友的信任。我希望最后大家能够一起因为 Hold 而拿到 FT 的大量空投。虽然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至少我认为这样的投资逻辑更合情合理,也是大家心甘情愿接受的。通过拼命 PUA,玩各种旁氏来割身边人的,我不会去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更不会认可这种行为。

五、价值观差异/社交 Fi 中另一种认知误区

F:我注意到,很多人在推特上发表不参与的意见。甚至批评和嘲讽。

很多人顾虑——怕被朋友割,尴尬——怕被朋友割,伤感情。

其实,感觉越是在以往历史上有成功经验的精英,这个问题怀疑越甚,认知越麻烦,以致于我看到的 FT 推友(0xmasiwei)说,「三种人的 Key 不要轻易看,投资人、创始人和美女」。你是如何处理 FT 朋友关系?比如, 是否为卖出自己的 KEY 难为情?

C:我当时和身边朋友都明确过,我不会主动卖自己的 Key。因为我本身买入的成本就很低,我也比较爱面子,所以从来不会主动去卖其他朋友的,相对来说不太容易面临这个问题。如果从交易员的角度来看,我这样做当然是很不合格的,但我认为在圈子里还是要稍微注重一下得失,为了蝇头小利而丢掉自己的口碑和形象,我还是比较介意的。

当然了,有一种案例除外,因为我也有部分仓位是跟其他人去互相(3,3)的,那如果有互相持有的人违背了这个原则,首先卖掉我的 Key,那我肯定也会卖出,这个倒和朋友关系无关,而是一种契约关系。相对来说大家都认可的规则,哪怕发生了也不太会影响友情,这是我能接受的。

W:还是看参与的目的,即玩 FT 的初心是什么,初心不变地去玩才能有比较好的收成。比如说,单纯想玩交易,那完全可以开个新号,专门做交易,这样就避免了买卖朋友的尴尬。我是纯粹想在这里面交交朋友,顺便运营推特,然后挖矿拿二级收益。想认识的朋友和 33 的朋友我是都不会卖的,除非别人先出售了我。

坦荡一点玩吧,要清楚认知到利润的来源是什么,我一直倡导的是利润来源于空投二级市场。对于我而言,我现在投入买 Key 的钱都当消费,我在计算利润的时候是不会把现在 Holding Value 当利润看待的,也没有太在意 Holding Value 的涨跌,最主要还是看积分和积分大概能回血多少就是了。

可能对于一些仓位比较小的伙伴们来说,确实在获利之后,看到别的机会就把朋友的 Key 卖了,我认为这还是需要提前跟朋友说清楚,一般都是能理解的。

另外,在选择标的的时候,很多人也基本上认定了自己的目的,投资人、创始人和美女可能自带流量,所以吸引的很多都是 Flipper,所以价格极度不稳定,道理很简单,就是你想怎么做,什么样的标的就会吸引你。

六、复盘 WEB2 社交演变史/那些人和事

F:既然是社交,早晚要和社会化话题榜在一起。

不妨做这样的预测,一旦出现重大社会话题,一个被支持的 X 推主,也许会被动涨足够高的 Key 价格作为众人支持。也可能彻底砸盘。这样的事件在 Web2 社交舞台上常常成为所谓「热搜」。无论善与恶。我宁可认为这是公众人物经营 FT 产品的一大风险。William 如何看这个风险?

W:就好像 Su Zhu(3AC 创始人)被抓,Racer(FT 创始人)提现,他们都会被狠砸,像您进来自带流量就会被爆拉,您说要认真做,也会被爆拉。有这样的效应才说明了 FT 的精妙之处,把一个人的社交身份、相应的社会行为、是否真心做事,都通过一个简单的价格呈现在世人面前。将社交金融化,真的能像照妖镜一样照出各种的世间万象。只能说是风险也是机遇吧,打破了一些传统大 V 的单向输出和单向社交,给了草根更多机会,也给了这些粉丝们一个用钱大声向这些人 FUD 的权力。当然本身投资就是有风险的,大家还是谨慎投资!

F:回到产品和商业竞争层面。FT 一定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新玩法能否跟上,这也是活跃玩家更应该关心的。我觉得 KeyHolder 们对这个问题的关心,应该要比追问 KOL 本身下一步怎么运营更重要。如果不是,那就会将产品走向另一种扭曲。

参考 Web2 时代一夜爆红的开心网经验教训,因为玩法和运营跟不上,也是很快消失在舞台上。当然,那时候没有 Web3,没有空投。不能简单做经验类比。

不过,在中文社交市场上,从 QQ、微博、微信、陌陌、快手到抖音,其实都有产品扮演潮起、迭代、掉队和豹变的角色。

陈一舟两次触及社交,是收购王兴校内网的老板,大家知道人人网,其实,他回国,第一个做大学校友录(被张朝阳的 SOHU 收购),买掉后很苦闷。2007 年前,我还在金山软件的时候就和他很熟悉,常常去他家聊天到半夜。五年前,我请他做客王峰十问,他坦率地说:自己做了一辈子社交,不仅后悔山寨开心网两败俱伤,更不幸都每一次遇到强敌腾讯,算是应了自己没有社交的命。专心做投资了。」但是,显然张一鸣不信这个邪,TikTok 换一种方式,短视频时代来了。

还有公司的基因问题。几天前,我去非洲的路上,一起挖矿的小伙伴问我。小米当时做那么成功,为什么米聊那么早起来却被微信后来居上?忽略当时历史条件中腾讯 QQ 存量巨大的社交用户基础,随时准备进入移动端这个事实,如果我们看本质上还有一个明显不同,先抛开技术能力以外对比,小米手机学习苹果软硬件产品一体化生意,手法更强调品牌,而腾讯是纯互联网基因,管理重视运营。我想提醒的是,社交产品的运营十分重要。社交这个舞台,蛋糕太肥,太诱人,要是热度这样继续下去,更开放的房间甚至语音视频,更多选择的交易曲线,更敏捷的空投,可能要卷起来。

七、看 FT 的仿盘及跃跃欲试的杀手们

F:玩 FT 平台,我总是感觉这中间有一种味道,有句老话:「昨天你爱搭不理,明天让你巴结不上。FT 的联合曲线的价格机制,让后来进入者无法承受 Key 价格。从这个角度上看,FT 很难说是多么令人满意的社交,更不用说的是社交媒体,反倒是 Stars Arena 的广场,有一点社交信息流媒体(FEED)的意思。

回到谈 FT。FT 动作一慢,稍微一冷场,新的机会就来了。你们认为 FT 产品上要做哪些改善和扩展?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其实我们可以讨论如何看待 FT 的仿盘和杀手们?这里。Christian 可以多讲讲。

C:关于 FT 仿盘的问题,我其实是抱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去看待。优秀的项目还会不断涌现,但能超越 FT 的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存在。从大家对原创者的共识,和 Paradigm 等机构的背书角度来看,FT 一定是最值得投资和期待的。

或许会有好的产品真正通过提供价值主张完成长期的超越,但这是个长期 Build 的事,而不是因为比 FT 拥有更好的经济模型就能完成的。

现在市场上应该至少有几十个竞品,也有非常多的团队直接找到我希望合作,让我去开号。我自己参与的很有限,我相信大部分用户也是同样的考量,一个是团队是否有一定背书,第二个是产品是否优秀。关于后者,我目前唯一投入些钱的 FT 竞品就是 Stars Arena 。

参与 Stars Arena ,一是因为产品形态和 FT 有区别,信息流的设定和群聊的体验氛围都是最好的,二是其团队的格局更大。

太多竞品团队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即整套模型是以创作者为核心的,FT 可以收 5% 的交易费,人家有这个资格,但后来者是不太可能让人傻傻地交钱的。

尤其有些产品甚至自己部署大量机器人,先把头部 KOL 都买一遍,再试图吸引用户来接盘,我个人是非常鄙视这类行为的,这样做更不可能长久。整套模式最终能否成立,依靠的是有影响力的 KOL 是否愿意持续运营,仅仅是注册个号,并不能带来任何效果。

谈到持续运营,就涉及到利益分配。你的交易手续费分润如何设置,什么功能能够带来新的需求和收入,这些都是一款新产品要考虑的。要相信大家都是聪明的,无论是作为赚钱的 KOL,还是花钱的普通人,他们都会去衡量你的团队是否抱有一颗长期主义的心,哪怕是一丁点短视贪婪的行为都会反馈在你的结果上。所以我自己愿意去体验新的产品,但到底会不会花大量金钱和时间,这会经过深思熟虑。

F:也有人说,市场的后来者也给参与 FT 慢一拍的新玩家机会了。比如我在 FT 落后了,索性找下一个站,去新开的盘,比如 Stars Arena 和 Tomo,找自己的优势。你们的意见?

W:仿盘一定要玩,但是投入要控制,要了解利润的来源。如果你不知道利润来自哪,你可能就是利润。参与之后还要思考和分析。我的分析结果是:非常看好 FT 衍生生态的仿盘而非直接仿盘;要在模式上有全面创新,类比 FT 带来的资产创新(Tomo 和之前某一个仿盘的 Vote 算一个,但是不关键,没有太强的价值支撑);在用户价值和使用意义上带来突破。

后续看好的 FT 仿盘类型:一是根据 Social 关系衍生的 Social GameFi;二是通过 AMM 方式发行资产的场所,比如 AMM 交易 NFT 的 NFT 平台(把人和物的关系再次做调换,基于 Key 做项目的衍生,基于 AMM 提供流动性);三是针对资产类别创新、资产发行创新、资产交易创新的全新逻辑盘。

也许亚马逊商家店铺可以用来资产化?也许有一个游戏可以是 LP 池子对战的形式出现?也许 ContentFi 是全新的思考?我们已经被 Fi 的东西:社交账号、跑步运动、娱乐游戏、支付交易,还剩一些高频的场景(比如电商和内容的体验)还未被 Fi 化,可以从这些角度出发思考。

另外,有没有一群全新的内容创作者出现,以及全新的核心流量主出现,这是我评判新盘是否牛逼的一个标准。

C:说一说我认为值得期待的创新。能否有基于 Crypto 用户更加细分的功能,比如从本质上去拆解,现存用户的需求很纯粹,要不然就是撸空投,要不然就是交易,个别的会有一些投研、技术探讨的需求。现有的一系列产品我没看到任何一个有推出针对这些的功能,比如更好地促进大家创作和分享信息,交易方面是否有些和 DeFi 或者显示看板结合的功能,怎么打破生态的独立性是个重要问题,这点可以参考 TG 上一些项目,从源头出发,做一些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旁氏过后产生真正的留存,尤其当现在各个公链竞争格局下,是否 SocialFi 能够为生态内其他项目带来引流和互相扶持的效果,值得期待。

八、合规与监管/SocialFi 翻开人人 Tokenize 新时代?

F:而言之,加密行业过去的面向大众市场投资者的资产释放模式,是 ICO/IEO/INO。普通人参与发行任何类型的加密资产,都绝非易事。

众所周知,无论是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释放 ERC20/ERC721 资产,即使是免费空投白送,总有一把「合规之刃」顶住咽喉。FT 中, 一个人通过提供一把房间钥匙成为类比货币的交换媒介,一种加密资产。那么,这是否为为普通人直接参与加密货币大大降低了风险?人人皆可以 Tokenize 了?

W:这一模式还比较早期,做的也比较简单,虽说大道至简,但是我感觉这种模式能活多久还是打个问号的。

C:我可能会跟很多人有相反的意见,认为恰恰要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行为。从 FT 诞生开始就有人在提这些问题,包括前两周为何参与的 KOL 不多,就是因为大家会担心有法规风险。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并不希望将自己的 Key 看为一个金融产品,包括自始至终我没有和 Holder 承诺过分润等金融行为,不面向国内用户,也从来不卖力地逼迫和诱惑大家购买,比较佛系。我认为,如果你的东西有价值,大家觉得很放心,也愿意购买来交朋友,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用那种传销盘的方式去刻意制造 FOMO,让大家去梭哈,特别以利益为导向,整个平台就变了味了。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探索为主的心态,也不要仅想着赚别人的钱。

作为一个用户的心态,拿时间和资金流动性换未来代币空投,你买不买我是你自己的选择,这种投资决策合情合理,也不会侵占别人的利益。所以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这个事情,不要刻意去炒作和割韭菜,这其实也能更长期去维护自己房间的价格。

人人皆 Tokenize 这件事是一个中性行为,取决于最终的结果,你究竟是为了割韭菜,还是希望以这种方式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九、进一步畅想从 Social FI 衍生出来新玩法

F:SocialFi 玩到打赏模式和游戏化是很有可能的。社交舞台上最好的场景,常常是有游戏陪跑。Facebook 起步之初年,位于旧金山的社交游戏巨头 Zynga 很快成为其上寄生,推出类似棋牌、和小游戏,这些游戏能更好治愈无聊的社交系统内嵌环境。William,你如何看到 FT 带动游戏的可能?

W: 简单来说,我认为 FT 对于社交游戏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效应。天时(市场无竞品,但市场非常期待 GameFi 好产品)+地利(已有成熟社交关系链和成功产品)+人和(大量资金已经部署,空投预期拉满)皆宜,FT 给到社交游戏最宝贵的东西是其关系链。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关系链的魅力,但是当年腾讯在页游时代和手游时代能够起飞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关系链,你可以看到哪些好友在玩,哪些没玩,可以直接邀请他们玩,对于游戏的裂变分发和社交玩法帮助非常非常之大。

而现在 Key 相关的所有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这在 Web2 就好像把我们的微信好友的关系公之于众让游戏厂商肆意使用。再加之现在这一帮最核心的区块链玩家,FT 在长草期,仿盘又都玩的很疲惫,如果这时候有一款社交类的游戏,也有着一些资本的背书打着一些空投的预期,高度利用 FT 已有的数据和信息,我认为成功的概率会非常高。

另外,刚刚也提到 FT 实现了全新资产的生产和发行定价,我最近在思考一件事情:为什么 GameFi 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当消费场景 Game 变成金融场景 GameFi 后,金融带来的刺激感和快乐远大于游戏带来的快乐(即便游戏做的非常好玩),玩家注重资产的涨跌远大于注重自身在游戏里能获得的快乐(成长、收集、社交、荣誉感)。

反过来讲,游戏里的这些皮肤、装备、道具,本来在 Web2 也是资产,只不过是没上链的资产,严格来说链游不算是发行了一些全新的资产,可能应该算 RWA 赛道。

基于此,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想一个概念——「Fi-Game」, 通过发行一些全新的 Financial 资产,用游戏的玩法让金融变得更游戏,而非用金融的方式让游戏成为更金融。

这可能说起来有点绕,但其实 FT 的 Key 如果能有一些类似偷菜、抢车位这类本身就是社交类的玩法逻辑,配合 Key 的交易和可能的质押借贷等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先有资产再有游戏的 Fi-Game。做 GameFi 是先做游戏,把游戏的部分金融化,Fi-Game 是先有金融资产、金融玩法的用户和场景,再去结合当前用户属性和场景做游戏。这是最近关于游戏和资产的一些思考。

十、SocialFi 接棒 DeFI/NFT,推动 Layer2 生态走向应用链

F:FT 这样产品起来,是 Base 这样的 Layer2 生态非常愿意看见的。去年的 Arbitrum 上面的明星,有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 GMX 和游戏 Treasure DAO(Magic),一个 DEX 一个 GameFi,市场表现非常亮眼,都被寄予厚望。Arbitrum 的 TVL 还保持在 Layer2 市场的第一位置,有其中这样的关键应用重要拉动。

Arbitrum 今年动作迟缓,市场风头被 OP 推出的开放战略给抑制住。其中,OP Stack 阵营中,有 Coinbase 生态的 Base,我相信 FT 选择他们生态,是想清楚未来的最优路线图了。同样基于 OP Stack 的 opBNB,也有币安交易所的护法,就看下一步他们怎样出牌。我猜币安大概率要找一个产品参战。二层网络上,谁的 SocialFi 先起来,谁能跑出一个大成的 GameFi 平台级项目,对未来生态的话语权十分关键。

一些投资者担心 Layer2 空投结束后会成为鬼城空链。但是,FT 以及后续更多的社交和游戏从概念阶段走向落地阶段,为这个问题增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二层网络能否有机会因为 FT 而真正成为应用链?

C:我非常认可王峰总的想法,Layer2 未来的重心一定要从性能和叙事慢慢切换到实际的生态建设。Layer1 大量「鬼城」空有其虚假市值,没有真实生态和流动性,这是大家都已经看到的。

2023 年、2024 年多半还是以 Layer2 为主导的大行情,包括几个明星项目也都陆续上了主网。我以一个投资人和用户的角度来看,Layer2 确实真实地提升了交互体验,降低了大家的成本,但仍然不够,差在生态的完善。

目前 OP 两大龙头,Arbitrum 和 Optimism 生态做的都不错,最近 Arbitrum 针对生态项目的 Arbitrum War,包括 OP Stack 未来蕴含的可能性,我觉得相较于其他 Layer2 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

SocialFi 一定会成为未来 Layer2 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毋庸置疑,我们已经能够从各大公链扶持自己生态项目看到了,目前来讲也很有效。比如,我现在参与了 Stars Arena,而先前除 GMX 和 Trader Joe 外,不太会去使用 Avalanche,但新的项目带来了新的用户和热点,而且又都是高质量用户,而不是撸毛机器人,这点是比较好的。

当然,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光有类似 FT 的产品本身并不能完成生态闭环,我也鼓励更多创业者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在经济模型和产品开放性上都设计成更融入公链生态的,这一定是接下来的机会。

未来大批应用一定都是在 Layer2 甚至 Layer3 上搭建的,但是也不可能是现在这样多强竞争的结果,我猜想会有少数链最后完成大部分流量和资金聚集。

另外,关于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些叙事,我认为也值得关注,比如通过 Intent-Centric 去更好地利用好流动性,哪怕这么多链,依然能够完成自动切换和无缝的交易过程,或者说去聚合订单和资产,这可能会是接下来的方向。

公链卷性能和背书的时代会过去,接下来甚至可能公链会像各种 DeFi 应用一样,要通过经济模型、利益分配去创造更多玩法,吸引更多用户和持币者。我也期待看到更多有意思的尝试,下一个周期应该更多是应用的机会。

说个玩笑话,现在各大公链的团队应该开始焦虑了,大家应该甚至比一级投资人更着急地去研究和看项目,选对合适的伴侣。否则下个周期来的时候,很有可能在发币过后就一地鸡毛,最后拿着大量二级市场刮来的钱不知道怎么花,空有一些数字,却丢失了自己真正为区块链行业做出贡献而留名青史的机会。

W:事实证明 SocialFi 确实可以带动币价的上涨,但核心逻辑还是注意力的问题。但对于生态的成长,不是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概念就能撑起一条那么高估值的链的。

其实关于这块我有一个观点想分享,有人说打败方便面的不是下一个方便面,而是外卖,抢占微信流量和用户时长的不是下一个微信,而是抖音。所以,我认为如果其他生态只会抄,而没有属于自己的新东西,没有开启新叙事的决心,抓取新的注意力的能力,我会认为这些人真的没有梦想。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原文链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王峰十问Live:我和我的FriendTech朋友们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井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上午11:59
下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下午12:25

相关推荐

  • Yuga Labs拥抱比特币NFT说明了什么?

    《 YugaLabs 拥抱比特币 NFT 说明了什么? 》 作者:Mike Belshe 编译:0xAR 现在正是比特币发展最微妙的时候。 YugaLabs,这家集合了无聊猿、加密朋克等一众顶级 NFT 的公司,如今的市值已经突破了 40 亿美元。现在,这家一向以打造蓝筹 NFT 出名的公司也看向了比特币 NFT。 图为 YugaLabs 发行的 Twelv…

    2023年3月9日
  • 梳理BTC现货ETF申请的来龙去脉

    《来龙去脉:BTC 现货 ETF 申请拉锯战》 来源:0xTodd 看到很多朋友对于 BTC 现货 ETF 的申请还有各种疑问,今天来帮大家简单梳理一下,BTC 现货 ETF 的来龙去脉。 【过去发生何事】-【最近有何进展】-【未来将会如何】 【过去】 1. 灰度申请了 N 次把它的 GBTC 转为真正的现货 ETF,都被 SEC 拒绝 -GBTC 没法赎回…

    2023年10月20日
  • 融资超1亿美元,老牌ZK项目Aztec Netowrk为何突然转型?

    《融资 1 亿美元后不干了?解读 Aztec Network 的业务转型》 作者:Azuma,Odaily星球日报 3 月 13 日,ZK Rollup 隐私及扩容解决方案 Aztec Network 宣布将逐步关停其 DeFi 隐私桥项目 Aztec Connect,并将在一周后禁用从 zk.money 和其他前端(如 zkpay.finance)将资金存…

    2023年3月13日
  • GoPlus 将作为 Cypher Sponsor,参加 ETHDenver 2023 活动

    ChainCatcher 消息,据 ETHDenver 及 GoPlus 官方推特显示,GoPlus 将作为 Cypher Sponsor,参加当地时间 2 月 24 日至 3 月 5 日的 ETHDenver 2023 活动。 GoPlus 将在 ETHDevner 主活动舞台分别围绕 “Web3 的用户安全”和“我们需要怎样的去中心化安全基础设施”两个主…

    2023年2月24日
  • NFT新鲜事|Nouns DAO「分叉」惹争议;通过买 NFT 实现在里养猪

    以太坊 OG 级别 NFT 项目耗资 100 万美元向比特币 Ordinals 生态迁移? Nouns DAO「分叉」了? 通过买 NFT 在现实里养猪? 贾斯汀·比伯用 NFT 发歌还分版税? 律动 Bitbili 与您一起回顾上周 NFT 新鲜事! 以太坊 OG 级别 NFT 项目耗资 100 万美元向比特币 Ordinals 生态迁移? 以太坊 NFT…

    2023年9月1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