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 5 万美元,BTC 何时突破历史前高?》
来源:Odaily 星球日报
作者:夫如何
今天凌晨,BTC 突破 50000 USDT,创自 2021 年 12 月以来新高。
欧易 OKX 行情显示,过去的 5 天,BTC 从 43070 USDT 最高上涨至 50380 USDT ;截至发稿,BTC 暂报 50062 USDT, 24 小时涨幅 0.33% 。
山寨币的价格在过去 5 天也普遍上涨,其中,ETH 从 2368 USDT 一度上涨超过 2686 USDT,ETH/BTC 汇率一直在 0.05-0.06 区间震荡;SOL 价格从 96 USDT 涨至 114 USDT;ORDI 价格也重回 70 USDT 上方;以太坊二层项目也同步上涨,OP 和 ARB 领涨。
加密相关上市企业也受上涨行情影响,近一周股价普遍涨幅在 20% 以上。其中,美国合规加密平台 Coinbase (NASDAQ:COIN)股价今日上涨 3.75% 暂报 147.31 美元;最大比特币持仓上市公司 MicroStrategy(NASDAQ:MSTR)股价今日上涨 11.02% 暂报 717.52 美元,MicroStrategy 持有的 BTC 价值已浮赢超 35 亿美元。
受整体行情上行影响,目前加密总市值突破 1.9 万亿美元, 24 小时上涨 3.35% ;加密用户交易热情明显上升,今日恐慌与贪婪指数为 79,贪婪程度较上周上升,等级变为极度贪婪。
Coinglass 数据显示,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93 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 5814.38 万美元,空单爆仓 1.35 亿美元;从币种来看,BTC 爆仓 7490.89 万美元,ETH 爆仓 4060.58 万美元。目前全网 BTC 期权未平仓头寸的名义价值为 136.21 亿美元,ETH 期权未平仓头寸的名义价值为 77.86 亿美元。
原因:现货 ETF 加持+美国大选
在现货 ETF 批准后,比特币价格曾一度跌破 4 万美元,也让市场对 ETF 的增持效果存疑。虽然灰度不断减持比特币,但其余 8 家现货 ETF 一直在增持,其中贝莱德旗下的 IBIT ETF 近一周增持 13163.2914 枚比特币,增幅达 20.29% 。
目前,比特币现货 ETF 总市值约为 323 亿,其中灰度占比超 60% ,但贝莱德的成交额和成交量占据榜首。根据 unfolded 数据,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交易量占全球中心化交易所比特币现货交易总量的 10-15%。
除此之外,美国大选临近,或成为本轮上涨的原因之一。
Coinbase 的最新研究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密货币用户有望在 2024 年的选举中对该州的政治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据悉,加利福尼亚州约有 27% 的成年人(即约 820 万人)拥有数字资产,这一人群在选举中代表了庞大且有潜在决定性影响力的选民群体。
该研究还发现,绝大多数人支持鼓励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等颠覆性技术的政策倡议,认为它们对未来的金融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预计这种情绪将转化为政治行动,加密货币持有者很可能支持倡导加密货币行业和区块链技术的候选人。
同时,一向对加密货币不太友善的民主党,其领袖拜登也在 X 平台发激光眼的图片,激光眼被象征为加密世界的标志之一,不免让人猜想此举是在释放相关信号。另一方面,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也推行出 NFT,表达对加密世界乃至 Web3 的认可。
比特币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比特币价格重回 5 万美元,重回全球十大资产之列,未来比特币走势如何呢?
首先,美联储降息是助推因素之一。美联储卡什卡利表示,如果劳动力市场持续强劲,可以相当缓慢地下调政策利率;目前看来,今年降息 2-3 次似乎是合适的。
由此可以看出,美联储今年有望降息,降息使全球市场提振,或将为比特币乃至加密市场带来更多的「New Money」。
其次,今年四月的比特币将迎来减半行。每逢比特币减半周期,市场价格均出现上涨,似乎也成为大家的心照不宣的共识。在减半临近的这段时间,比特币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除此之外,比特币现货的 ETF 持续加持,以及以太坊现货 ETF 批准的预期临近,市场或将重现比特币现货 ETF 批准前的上涨浪潮。
正如 Crypto Quant 创始人 Ki Young Ju 在社交媒体上的发文表示,在 ETF 资金流入的推动下,比特币今年可能达到 11.2 万美元。
此外灰度表示,虽然比特币减半后,矿工可能会抛售比特币来维持自身上涨的成本,但 9 个比特币现货 ETF 产品可能会「作为对矿工卖压的对冲力量」,并表示比特币 ETF 可能会大幅吸收抛售压力,潜在地通过提供稳定的新需求来源来重塑比特币的市场结构,对价格有利。
最后,美国大选的临近,民主党和共和党的选票之争,加密用户必是争抢的对象,目前已经初露锋芒。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多因素助推比特币突破5万美元,今年能否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