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Where do token rewards go?》

作者:FLORIAN STRAUF

编译:Frost,Bitbili

编者按:空投或质押的奖励到底去哪里了呢?也许大多数人并没有仔细地想过这个问题。代币激励计划作为区块链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被广泛采用, 但市面上分析激励效果的文章却不多,这样的奖励机制真的有效吗?本文对代币奖励机制进行了分析,Bitbili 将编译如下:

最近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代币奖励的接收者如何处理代币?」

如果我们看看 Jupiter 最近的 $JUP 空投,答案是大多数都在卖出。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奖励接收者有两种选择:出售或持有。

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分析,出售或持有是个人持有代币的风险偏好的问题。通常,加密货币初创公司风险很大,因此人们对于想要分配多少资金在这个项目上会有一个门槛。如果奖励超过该阈值并且持有的动机不够强,那么它们最终可能会被出售。

为什么要奖励?

奖励是代币发起者手头的一个强大工具。铸造代币不需要任何成本,出售它们可以获得利润。

项目会获得免费的资金,并可以激励其他人(流动性提供者、用户等)与协议进行交互。这样做可以引导市场,并补贴买家和卖家以推动业务发展。

发起者也许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买家和卖家的数量将使市场在没有互联网资金的情况下保持有机运行。

毫无疑问,免费的代币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几乎每个推出代币的项目都使用它来进行激励。但问题是,这些激励措施的效果如何?

这样做能有效吗?

质押奖励是一种激励方式。在最初的形式中,质押是一种机制,其中权益证明基础层向验证者支付铸造的互联网货币。

然而,非基础层已采用这种策略来向代币持有者支付费用以留住用户。目前,它是许多协议实现的流行机制。

如果我们谈论来自非基础层的质押奖励,目标通常是保留客户,即人们因持有代币而获得奖励。

代币奖励活动能否留住代币持有者?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我将$GMX 支付的收益率与公司债券的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大多数人不太可能以低至 3-4% 的收益率持有$GMX 等风险资产。他们会对该资产进行低买高卖等行为,因为他们看到了该项目的潜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代币奖励活动无法留住持有者,或者作用非常小。

平均客户保留率

代币持有者和客户并不相同,但存在一些重叠。

我们可以将奖励作为留住客户或代币持有者的成本。它类似于股息作为留住股东的机制(只不过股息不是实物支付)。

同样,空投可以被视为一种获客成本。不幸的是,关于质押奖励有效性的数据并不多,但有一些空投很好的例子。

例如,7% 的空投接收者在空投后的某个时间仍然持有 $UNI。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上面 Jupiter 的空投活动相匹配。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Kerman Kohli 详细分析了 Looksrare 空投的客户获取成本,详情可参考本文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尽管空投与质押并不完全可比,但它们都显示奖励活动的用户保留率较差,所以我认为二者在结果上是大致相同的。

顺便一提。这是 Jupiter 的空投情况: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Dune: https://dune.com/jhackworth/jupiter-airdropDune

对比 (来源 source):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供应满足需求

糟糕的是,项目不仅花费金钱,还花费代币来获取客户。其中许多代币最终将成为市场上的抛售压力。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可以承受这份抛压的买家,代币价格可能会下跌,从而使激励措施减弱,可能会形成以下循环。

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我想说的是,代币激励是有帮助的,但它们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当代币的流通较大时,人们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理由购买和持有。如果用户会这样做,那么它应该具有丰厚的实际收益、治理权、代币回购等机制,或者是一个稳定增长的项目。

原文链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代币奖励都去哪儿了?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井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 2024年3月8日 下午8:26
下一篇 2024年3月9日 下午2:54

相关推荐

  • Axelar(AXL)推出跨链代币服务,可一键部署跨链代币

    来源:Axelar 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流动性,每一个项目方都希望能够覆盖更多的区块链网络,于是如何顺利度过「跨链部署代币」这个过程是项目方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部署快速、管理方便、用户体验好这些愿景往往不能全部同时满足,但现在,Axelar 的跨链代币服务(ITS,Interchain Token Service)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对此,国外…

    2024年2月8日
  • Axelar Network:估值10亿美元的互操作性协议

    正如 Vitalik Buterin 多年前所言:「互操作性是未来」,在区块链领域,这一点愈发凸显。如今的加密市场上,拥有数以百计的 Layer1 和 Layer2,它们的和谐共存对整个生态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然而,即便是最先进的硬件,也无法单靠一个以太坊虚拟机线程支撑起今天火爆的应用场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在于纵向的扩张,而在于横向的扩展。 目前 Lay…

    2024年1月15日
  • Blankless专访Solana:Breakpoint 2023,Solana的过去与未来

    《David at Solana Breakpoint | Anatoly & Austin》 编译:Joyce,Bitbili 编者按: Solana Breakpoint 2023 结束后,Blankless 主持人 David 对话 Solana 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和 Solana 基金会战略主管 Austin Fed…

    2023年11月12日
  • DeFi 新叙事?无Oracle协议的智能合约安全新模式

    《DeFi 新叙事?无 Oracle 协议的智能合约安全新模式》 作者:@Ac-Core, YBB Capital Researcher 前言 Oracle(预言机) 是 DeFi 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不同协议的安全性通常是由底层智能合约网络来继承,但它的正常运行还是需要依赖预言机,如果一个协议的预言机遭受到攻击或者破坏,那么整个协议就会被操控。近期新…

    2023年8月24日
  • 解读Vitalik喊单ENS:给Layer2众平台制定规范标准,收拢DA控制力

    作者:Haotian 编者语:1 月 3 日,Vitalik Buterin 发文表示,所有 Layer 2 都应该在(不可信、基于默克尔证明的)CCIP 解析器上运行,以便我们可以直接在 Layer 2 上注册、更新和读取 ENS 域名,并强调了 ENS 的重要性。对此,加密研究员 Haotian 在 X 上给出了他的解读,Bitbili 整理全文如下: …

    2024年1月4日
返回顶部